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学药|伊曲康唑

2021-06-1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其他非原创

伊曲康唑

YiqukangzuoItraconazole


伊曲康唑,抗真菌药,主要制剂为胶囊。


化学结构式


微信图片_20210616105238.jpg

C35H38Cl2N8O4    


本品为(±)1-仲丁基-4-[4-[4-[4-[[(2R*,4S*)2-(2,4-二氯苯基)-2-(1H-1,2,4-三氮唑基-1-甲基)-1,3-二氧环戊-4-基]甲氧基]苯基]T-哌嗪基]苯基[-△2-1,2,4-三氮唑-5-酮。按干燥品计算,含C35H38Cl2N8O4 不得少于98.5%。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

本品在二氯甲烷中易溶,在四氢呋喃中略溶,在水、甲醇或乙醇中几乎不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165~169℃。


药理作用


①为三唑类广谱口服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是通过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使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即羊毛甾醇14-脱甲基酶失活,造成14-甾醇的聚积,抑制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起到抑制和杀死真菌细胞的效果。

②既可抗浅部、深部真菌,又可抗细菌和某些原虫。它对皮肤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酵母菌(新型隐球菌、念珠菌、糠秕孢子菌)、曲霉菌、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某些镰刀菌、分枝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具有高度抗菌活性。

③抗真菌谱广,对皮肤癣菌和念珠菌感染有良好的疗效,对曲霉菌和短尾霉菌亦有效。


药代动力学

①口服吸收个体差异较大,口服后1.5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但餐后即服吸收最好。

②给药14日后达稳态血药浓度,药物从血浆中迅速弥散到组织,在大多数组织中本药的浓度至少是血药浓度的2~3倍,由于其高亲脂性,在皮肤、脂肪组织和指甲中浓度高于血浆浓度10倍以上,在停用药后4周,角质层中仍可检出本药。

③脑脊液中本药的浓度很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仅0.2%呈游离状态,其余结合于红细胞。健康志愿者服单剂量100mg后清除t 1/2为20小时,口服100 mg/d,2~4周后t 1/2增至30小时。

④在肝中被代谢,代谢物主要从胆汁及尿中排出,自粪中排出量约为给药量的3%~18%。


适应证

①浅部真菌感染:手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和花斑癣。

②真菌性结膜炎和口腔念珠菌感染。

③阴道念珠菌感染。

④深部真菌感染、系统性念珠菌病、曲霉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和副球孢子菌病等。

⑤目前伊曲康唑对深部真菌的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考核。至今临床深部真菌感染首先选择的仍然是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


禁忌证

①对本药或三唑类药物过敏者。

②妊娠期女性和哺乳期女性。

③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甲真菌病患者。


贮藏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文首发于药圈网  节选自《中国药典》2020年版2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