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今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个人公众号“潇敏 ScienceArt”上发布《詹启敏关于相关情况的说明》文章,回应了昨日 DeepTech 对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 25 篇相关论文受到学术不端质疑。
事件回顾
海外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25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
詹启敏(图片来源:北医新闻网)
被质疑的25篇论文主要发表在1998年到2019年近20余年期间,其中有8篇发表在詹启敏任北大副校长和医学部主任期间,造假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实验图像重复,违反动物实验伦理以及实验结果或存在常识性错误,还有个别为引物无效或缺失。
25 篇涉嫌论文问题列表(DeepTech 梳理)
目前,詹启敏团队已对四篇论文进行了回复,另有四篇进行了勘误。25篇论文中,实验图像形似或重复的论文有15篇。对于其中一篇图像重复的论文,詹启敏团队回复称,是因为不同的实验错误地放置了同一幅实验图所致。而对于另一篇图像重复的论文,论文作者回复其实图像并不相同,是因为分辨率过低,还有一篇论文,作者致歉称,是对图像排序时导致了错误。但对于更多论文,尚未进行答疑。
25篇论文中有两篇被指违反动物实验伦理的文章,尚未得到詹团队的回复,均发表于詹启敏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期间。其中一篇文章于2010年发表在美国临床研究协会主办的《临床研究杂志》上。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等名下的多篇论文,也曾出现在 PubPeer 的“曝光名单”上。董晨表示,他已和学生对自己担任通讯作者的 20 篇论文进行了审查,并对该网站上每个受到质疑的问题进行了详实回答,这些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他还表示,“作为 PubPeer 论坛的忠实支持者,我们不希望 PubPeer 这一专业的科学交流平台被某些匿名质疑者利用,分散科学家进行日常科研活动的精力,这将与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
PubPeer(pubpeer.com) 网站创建于2012年,总部在美国,它是一个鼓励科研人员匿名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评论的网站。类似于一个科学论坛,只要拥有PubPeer的账号,都可以对已发表过的论文进行评论。可以匿名,也可以实名,但评论需要审核后才能显示。为了最大限度的使评论内容可靠,PubPeer的注册用户并不是向所有人开放,必须要有论文曾被PubMed期刊资料库收录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才有资格申请。
PubPeer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争议不断,其评论的科学性也多有质疑,但这丝毫未能妨碍其成为一种学术论文打假的新方法。但其公信力仍需质疑。
来源:科研大匠
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分享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