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北大副校长詹启敏回应“25篇论文造假”,​PubPpeer到底靠不靠谱?

2020-07-25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科研

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在个人公众号“潇敏 ScienceArt”上发布《詹启敏关于相关情况的说明》文章,回应了昨日 DeepTech 对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 25 篇相关论文受到学术不端质疑。


微信图片_20200725090035.jpg

事件回顾

海外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大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25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


微信图片_20200725090041.jpg


詹启敏(图片来源:北医新闻网)


被质疑的25篇论文主要发表在1998年到2019年近20余年期间,其中有8篇发表在詹启敏任北大副校长和医学部主任期间,造假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实验图像重复,违反动物实验伦理以及实验结果或存在常识性错误,还有个别为引物无效或缺失。


微信图片_20200725090044.jpg

 25 篇涉嫌论文问题列表(DeepTech 梳理)


目前,詹启敏团队已对四篇论文进行了回复,另有四篇进行了勘误。25篇论文中,实验图像形似或重复的论文有15篇。对于其中一篇图像重复的论文,詹启敏团队回复称,是因为不同的实验错误地放置了同一幅实验图所致。而对于另一篇图像重复的论文,论文作者回复其实图像并不相同,是因为分辨率过低,还有一篇论文,作者致歉称,是对图像排序时导致了错误。但对于更多论文,尚未进行答疑。


25篇论文中有两篇被指违反动物实验伦理的文章,尚未得到詹团队的回复,均发表于詹启敏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期间。其中一篇文章于2010年发表在美国临床研究协会主办的《临床研究杂志》上。


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在电话中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现在正在了解情况。”《中国新闻周刊》就此事向詹启敏本人求证,但直到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

PubPpeer到底靠不靠谱?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等名下的多篇论文,也曾出现在 PubPeer 的“曝光名单”上。董晨表示,他已和学生对自己担任通讯作者的 20 篇论文进行了审查,并对该网站上每个受到质疑的问题进行了详实回答,这些论文不存在学术不端。他还表示,“作为 PubPeer 论坛的忠实支持者,我们不希望 PubPeer 这一专业的科学交流平台被某些匿名质疑者利用,分散科学家进行日常科研活动的精力,这将与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


微信图片_20200725090134.png

PubPeer(pubpeer.com) 网站


PubPeer(pubpeer.com) 网站创建于2012年,总部在美国,它是一个鼓励科研人员匿名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评论的网站。类似于一个科学论坛,只要拥有PubPeer的账号,都可以对已发表过的论文进行评论。可以匿名,也可以实名,但评论需要审核后才能显示。为了最大限度的使评论内容可靠,PubPeer的注册用户并不是向所有人开放,必须要有论文曾被PubMed期刊资料库收录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才有资格申请。


PubPeer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争议不断,其评论的科学性也多有质疑,但这丝毫未能妨碍其成为一种学术论文打假的新方法。但其公信力仍需质疑。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PubPeer 由三名法国学者于 2012 年创建,目的是填补传统学术出版前的同行评审和审查中的漏洞,对其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商业主义和错误偏见等问题进行回应。该网站用户可以选择实名或匿名对已出版的论文进行评论。除去一些基本的垃圾和仇恨信息排查外,网站不对用户评论进行科学性和真实性审查,以接近中立的态度呈现用户评论和回复内容,但是这种制度也会为一些人恶意诬陷和诽谤提供可能。


来源:科研大匠

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分享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