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目前相关高质量临床研究在我国已经有开展,其中核心在早期发现方面的诊断手段的研发,尤其是无创诊断的研发。其次是晚期患者治疗的方法的创新与优化,目前治疗方法多,如何做到优化是关键;最后是患者微创治疗达到瘤控与功能保留平衡,目前前列腺癌的主流外科治疗对患者功能损伤仍旧不可避免,对于前列腺癌这种进展较慢的疾病,如何更加微创才是最符合患者利益的。
达罗他胺是一种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它的出现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重大意义。内分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尤其是达罗他胺对比传统的比卡鲁胺,其优势非常明显,随着临床实践中使用的普及,其优势将会被更多医生和患者体会。
我国在前列腺癌诊疗发展方面应围绕三个方向,即精准诊治、创新研究、后发先至。相信经过未来10年的努力,我国在这一方面将会引领世界,建立权威的行业标准,同时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使更多患者获益。
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在我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前列腺癌的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包括超声,影像学检查,以及两者联合等,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得到了很大突破。依托腔镜、机器人等更精良的手术设备以及医生不断提高的手术技巧,实现免活检或减少活检次数的目标,达到减少患者痛苦,降低感染风险的目的。精准治疗在前列腺癌发展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病灶相对较小,分级在T2a以内,Gleason评分偏低恶性度不高的前列腺癌患者,除了放疗以外,Focal therapy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如局部冷冻或射频消融等治疗。西方国家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提倡观察等待,主动监测,但对于处于带瘤状态的患者本人而言,不进行治疗,观察等待及主动监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针对较年轻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积极的Focal therapy,局部病灶得到处理辅以主动监测,这样患者就不会受心理影响,带瘤综合征也不会出现。通过MDT模式开展,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联合多种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增加患者总体获益,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新辅助治疗在缩瘤、降期、改善病理结果方面有一定价值,尤其是新型内分泌治疗问世以后,EUA诊疗指南也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推荐,新辅助治疗再次获得大家关注。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结果显示,对于早期高危或局部进展期患者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行手术,可实现明显缩瘤,甚至达到完全缓解(CR),有助于提高无进展生存期(PFS)。
既往前列腺癌多采用ADT联合抗雄治疗,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应用改变了治疗理念,包括CYP17抑制剂阿比特龙及雄激素受体(AR)抑制剂达罗他胺等已有大量研究数据支持,可用于疾病不同阶段,并取得较好疗效,为早期及终末期前列腺癌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OS)。在选择AR抑制剂时,除了考虑不同药物治疗疗效外,还需重视并发症和副反应,以及合并用药禁忌。
新型药物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对改变诊疗策略,改善患者生存等方面有着重要贡献。例如以达罗他胺为代表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与传统抗雄药物比卡鲁胺等相比具有更高的亲和力,能显著提高患者的OS和MFS,具有更好的生物安全性,方便药物管理。新型药物的研发也推动着前列腺癌治疗领域的蓬勃发展。
希望未来前列腺癌领域在大数据建立,精准治疗,新型治疗手段和药物研发等方面越走越远,越走越辉煌。
健康中国,泌尿先行。在数代泌尿人的共同努力下,40年间我国泌尿外科事业高速发展,泌尿系统疾病诊疗理念、手术技术、基础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前列腺癌作为泌尿外科诊疗中的重点和难点,40年的发展历经荏苒、方兴未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十年”的旅程,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显著的进步,而下一个“十年”也已大幕拉起!
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论坛报》举办《健康中国泌尿行·前列腺癌新十年》系列访谈栏目,全面覆盖领域内院级管理者、学科带头人、临床专家以及药学专家,揭示前列腺癌临床诊疗困境、解析前沿技术理念、探寻下一个十年的高速发展路径。本期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少刚教授围绕前列腺癌学科发展、诊疗水平提高以及药物创新等热点话题畅谈前列腺癌新十年。
【胡志全教授】
MDT模式促进规范诊疗,新型内分泌药物提供更多选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