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而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儿童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的严重类型,儿童TBM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病原检出率低,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在存活患儿中其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亦高达53.9%。儿童TBM的早期诊断是合理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根据病情进展可分为前驱期、脑膜刺激征期、昏迷期和迁延期。
(1)前驱期(早期):持续1~2周。表现为非特异性结核病全身中毒症状。年长儿可诉头痛,多较轻微,婴幼儿可表现为纳差、嗜睡、生长发育迟缓。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2)脑膜刺激征期(中期):持续1~2周。头痛持续并加重,伴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易激惹,烦躁或嗜睡交替出现,可有癫痫样发作。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出现脑神经损害、脑实质受损、颅内压增高、脊髓受损症状、体征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昏迷期(晚期):持续1~3周。以上症状加重,意识障碍加深进入昏迷,临床表现反复癫痫样发作、呼吸节律不整、去大脑或去皮质强直,可出现脑疝危象,多因呼吸和循环中枢麻痹而死亡。
(4)迁延期(慢性期):以上3期是TBM在无化疗时自然发展的临床过程,而慢性期是指TBM经化疗后,特别是经不规则化疗后(也可因原发耐药,治疗效果不显著而致),使病情迁延数月之久。此时头痛、呕吐可不显著或间断出现,意识可清楚,CSF改变也相对轻。但慢性期伴急性恶化时,临床症状及CSF改变又可重新加剧。
TBM的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学者多采用1964年张世荣根据病理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的分型方法,分为以下4型:
(1)脑膜炎型:最常见,病变主要在脑膜,根据渗出物的多少、蛛网膜下隙有无阻塞及脑室扩大、积水的程度分为3类:①无明显梗阻:脑底结核性渗出物较少,脑室内及蛛网膜下隙CSF循环通路无明显阻塞,脑室无或仅有轻度扩大。②有梗阻:蛛网膜下隙结核性渗出物较多,影响CSF的流通或导水管变狭窄,脑室有轻度或中度扩张。③重度梗阻:蛛网膜下隙有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严重影响CSF的流通,有重度脑室扩张、积水。
(2)脑内结核瘤型:脑实质内有明显的结核病灶(瘤),而蛛网膜下隙内仅有轻度的结核性炎症或未侵犯蛛网膜下隙,即以脑实质内结核灶为主的临床病理改变。
(3)脊髓型:脊髓的病变较突出(与脑膜病变相对而言),脊髓外有厚层渗出物和结核病变,少数脊髓内有结核灶(瘤)。
(4)混合型:脑内有结核灶(瘤),同时脑膜的结核性渗出物也较多。临床上难以确定是以脑膜或脑内结核灶的病变为主。
然而,随着病情进展及治疗,TBM的分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动态地判定上述分型。
引用本文: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儿童结核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儿童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7):497-5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