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性胆管炎的病程发展迅速,可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或)脓毒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及时明确诊断与评估严重程度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见表1。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通常难以直接确诊胆管的细菌性炎症,可通过胆管扩张、胆道积气等证明存在胆道梗阻和(或)发现其他病因学证据(肿瘤、胆管结石、寄生虫等),间接支持急性胆管炎的诊断。相比于CT检查,超声检查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无禁食、肠道内气体等因素干扰诊断。但超声检查具有无创、费用低、易获得等优点,可用于胆管炎的初步检查(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CT检查快捷方便,受干扰少,检查范围较大,对胆管扩张检出率高,可发现阳性胆道结石、多数的胆管或胰腺肿瘤。对于存在上腹痛等表现的患者,建议首选CT检查(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由于检查相对费时费力,MRI和MRCP难以成为急诊胆管炎的首选急诊检查方法。但MRCP具有无创性和对胆胰管解剖显像清晰等优点,对准确判断胆管梗阻部位及病因至关重要,可作为CT检查的补充方法,用于CT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低质量证据,条件推荐)。
表1 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
建议:腹部CT检查能诊断胆管阳性结石,灵敏度较高,可清楚地显示胆管扩张,且有助于判断胆管狭窄的原因,推荐作为急性胆管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建议:MRCP可清晰显示胆管扩张,对恶性肿瘤或胆管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成像清晰,可作为腹部超声或CT检查诊断困难时的替代选择。
急性胆管炎病情轻者症状缓解迅速,预后较好;重者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的不同,本指南将急性胆管炎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表二)。
表2 急性胆管炎严重程度分级
本文节选自《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