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智汇引领 医路无阻

2020-05-15作者:王国平主编账号资讯
慢阻肺

111.jp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出的全球五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018年,COPD成为导致中国居民死亡的第4位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升至第3位,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数据显示,我国COPD患病人数近亿,但在知晓率和诊断率方面仍远不理想,规范性治疗方面也有巨大提升空间。在众多呼吸领域专家支持下,中国急慢性气道疾病管理学院(CAMACAD)成立,旨在通过这一综合性的学术平台凝聚呼吸领域专家的智慧,群策群力,促进我国COPD全程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高。

2019年4月19日,CAMACAD·TTT项目邀请国内呼吸领域多位大咖,共同探讨前沿的学术进展和热点的临床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荣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白春学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出席会议。通过会议的召开,期待CAMACAD讲者们能够将这些学术信息在学院的综合平台上做进一步传播,以携手让更多COPD患者畅享自由呼吸!智慧引领,医路无“阻”!

222.jpg

陈荣昌教授

333.jpg

白春学教授

趋势:从指南变迁看慢阻肺治疗新策略


444.jpg


郑劲平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劲平教授指出,慢阻肺全球创议(GOLD)指南从2006年颁发首次修订版指南以来,已经历多次更新。2019 GOLD指南提出治疗药物的新管理路径,包括初始治疗和随访治疗,主张建立管理循环,并新增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章节。

根据2019 GOLD指南推荐,对过去一年至少有2次COPD加重或1次加重需要住院的多症状D组患者,推荐一线使用联合吸入治疗;单药[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LABA)或长效抗胆碱能药(LAMA)]治疗无明显加重史但持续症状的B组患者,可接受LABA/LAMA联合治疗[1]。因此,对部分B组和D组患者,初始给予LABA/LAMA联合治疗是合理的。

指南做出以上推荐,基于多项临床证据。SHINE研究显示[2],LABA/LAMA(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较单支扩剂能更快速、持续地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LANTERN研究则显示[3],LABA/LAMA(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较LAB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显著改善≤1次急性加重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风险。SPARK研究和FLAME研究主要探索了D组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4,5],分别证实LABA/LAMA(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较单支扩剂显著减少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肺功能和健康状况;较LABA/ICS更利于降低D组人群急性加重风险。

随访治疗中,ICS是否撤除成为关注重点。EOS作为一种连续指标,与患者急性加重发生频率和ICS的反应相关[6]。基于证据,2019 GOLD 指南提出EOS可作为ICS临床应用的标志物[1],但仍需要更多医学证据进一步证实。

临床治疗推荐的演变,反映临床专家对COPD个体化评估与治疗的不断探索。随着循证证据的积累,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早即是多:早期干预带来怎样的临床获益?

555.jpg

高金明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高金明教授从早期COPD的定义、早期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早期综合干预的临床获益三个方面进行报告。

明确早期COPD的定义对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以阻止进展为不可逆损害至关重要。2019 GOLD指南对COPD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但对“早期疾病”尚没有公认定义。有学者认为,可将GOLD 1~2级定义为早期COPD[7]。按此定义,我国早期COPD患者占比高达80%[8]

证据显示,COPD病理变化在疾病发生之前/早期即存在[9],COPD患者确诊时可能已丧失50%肺功能[10]。其中,吸烟者早期肺功能更容易快速恶化,需要早期关注[11]

相关学者对COPD的早期干预进行了探索。除戒烟是有效措施外,药物治疗也很重要。Tie-COPD研究提示[12],对GOLD 1~2级患者,LAMA(噻托溴铵)早期干预可延缓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年下降速率。但是,使用单一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仍有超过50%的患者持续存在较重的症状[13]。进一步探索发现,相比单一支扩剂治疗,LAMA/LABA联合用药可发挥协同效应[14],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不增加额外风险[15]。因此,对早期患者,LAMA/LABA联合用药具有可行性。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管理策略

666.jpg

蔡绍曦教授

全国纳入7个地区的调查显示,COPD患者每年发生0.5~3.5次COPD急性加重(AECOPD),AECOPD成为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同时也是COPD医疗费用的主要支出部分[16]。因此,进一步完善AECOPD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绍曦教授从AECOPD的定义、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如何准确定义AECOPD。资料显示,AECOPD当前有基于“症状”或基于“事件”两种定义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17]。2019 GOLD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将两者结合,指出:AECOPD是指患者呼吸症状急性恶化,导致需要额外治疗[1,18]

第二,如何诊断AECOPD。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指出,当前AECOPD的诊断完全依赖于临床表现。新近研究发现多种生物标志物可对AECOPD的诊断起指导作用,并可能有助于指导ICS治疗。其中,EOS可预测激素治疗的成功率[19],但作为生物标志物尚无法确定临界值,因此有待更多证据验证其价值。

第三,如何更好地治疗AECOPD。长期以来,指南对AECOPD的治疗推荐三联方案,支扩剂是基础药物,抗生素应用则强调个体化。关于激素的起始药物选择、起始使用时机近年来也取得一定进展。研究提示,全身性糖皮质激素5天治疗与14天疗程相比,对肺功能改善并无显著差异[20]。2019 GOLD指南建议,全身皮质类固醇可改善肺功能、氧合度,缩短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时间不应超过5-7天[1]。总之,AECOPD的治疗策略,不仅兼顾短期目标,更应关注患者的长期预后,做到有效预防AECOPD再发。

专家讨论

  • 慢阻肺稳定期专题讨论

777.jpg

肖伟教授主持第一轮讨论环节

专家们针对如何看待肺功能在COPD严重度评估中的价值、LABA/LAMA双支扩剂的临床适用人群、COPD稳定期支扩剂常规治疗基础上是否需要联用ICS三个话题展开讨论。

在最后的总结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肖伟教授指出:①尽管肺功能在COPD严重度评估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仍是COPD诊断和管理的核心环节[22,23]。②基于疗效和安全性的双重考量,2019 GOLD指南推荐LABA/LAMA双支扩剂作为COPD患者初始治疗的核心推荐药物之一,是随访治疗升级治疗和降级治疗的核心用药[1]。③COPD稳定期支扩剂常规治疗基础上是否需要联用ICS尚存争议,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获益与风险后做出决定。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专题讨论

999.jpg

朱惠莉教授支主持第二轮讨论环节

专家们围绕AECOPD的的诊断、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及停用时机/剂量调整及序贯治疗方案展开讨论。

在最后的总结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朱惠莉教授指出:①AECOPD是指呼吸症状急性恶化,导致需要额外的治疗[1,18];可由多种因素诱发,最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②AECOPD的治疗目标是使本次急性加重的影响最小化,并预防再次急性加重的发生;推荐采用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联用或不联用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作为治疗AECOPD的初始支气管扩张剂;全身激素可改善肺功能(FEV1)、血氧饱和度,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疗程应不超过5-7天[1]。出院前,应尽早开始应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治疗。

总结

我国COPD患者人群众多,在促进COPD管理规范化之路上任重道远。随着对疾病的深入认识,以改善症状、减少风险为治疗目标的治疗策略不断得到优化。2019 GOLD指南强调,最大化地支气管扩张治疗,仍然是COPD管理的基石。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格隆溴铵等支气管扩张剂类药物逐渐应用于我国临床,使更多COPD患者有望实现更为规范化的诊治。

1000.jpg



茚达特罗/格隆溴铵(杰润®)简短处方信息

33.jpg


格隆溴铵(希润®)简短处方信息

44.jpg


参考文献:

1. GOLD 2019. www. goldcopd.org

2. Bateman ED, et al. Eur Respir J. 2013, 42(6):1484-94.

3. Zhong N,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5,10:1015-26. 

4. Wedzicha JA,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3, 1(3):199-209.

5. Wedzicha JA, et al. N Engl J Med. 2016, 374(23):2222-34.

6. Bafadhel M,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8;6:117-126.

7. Ko F W S ,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10):988-989.

8. Ko F W S ,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7(10):988-989.

9. PNAS, April 20, 2010, vol. 107, no. 16, 7485–7490

10. Adapted from: Sutherland ER & Cherniack RM. N Engl J Med 2004; 350: 2689–2697.

11.Fletcher C & Peto R. BMJ 1977;1:1645-8.

12. Zhou Y, et al.N Engl J Med. 2017 Sep 7;377(10):923-935.

13.  Dransfield MT et al. Prim Care Respir J. 2011; 20:46-53

14.  Johnson M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 158(5 Pt 3):S146

15.  Oba Y et al. Thorax. 2016;71:15–25.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

17.  Kim V, et al. Eur Respir J. 2018 Nov 15;52(5).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

19.  Bafadhel M et al. Eur Respir J. 2014 Sep;44(3):789-91.

20.  Leupp JD. JAMA. 2013 Jun 5;309(21):2223-31.

21.  Gedebjerg A , et al. Lancet Respir Med. 2018 Mar;6(3):204-212.

22.  Soriano JB. Lancet Respir Med. 2018 Mar;6(3):165-166.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