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在肺癌全病程管理talk栏目中,四川省肿瘤医院的三位教授围绕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精准治疗、患者教育及放疗技术进展展开深度探讨,提炼核心观点如下:
魏阳教授:洛拉替尼的疗效突破与患者沟通实践
作为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在亚洲初治患者中展现显著优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超60个月,5年PFS率达63%;伴脑转移患者颅内客观缓解率(ORR)达69.2%,近70%患者颅内病灶完全消失。其强效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及对ALK耐药突变的广谱覆盖,奠定了其在晚期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中的地位。患者教育中强调"数据驱动沟通",通过客观疗效与毒性概率告知,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案例显示充分沟通可显著提升依从性。
刘洋教授:全周期患者管理与不良反应防控
患者教育需贯穿治疗全程,涵盖方案选择、疗效预期及毒性管理。通过电子问卷、宣传手册、视频等多渠道传递信息,并结合个体情况采用通俗化表达。一例ALK阳性患者经教育后积极配合治疗,不仅实现长期生存,更重获马拉松参赛能力,体现全程管理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良反应监测方面,需定期评估血脂、肝肾功能及神经精神症状,建立护理团队主导的随访体系,确保及时干预高脂血症等毒性反应。
王奇峰教授:放疗技术革新与多学科协作
立体定向放疗(SBRT)以单次大剂量照射(5-10Gy/次)实现肿瘤局部控制,疗效媲美手术且副作用更低,适用于高龄或肺功能欠佳患者。质子治疗依托布拉格峰效应,精准释放能量于肿瘤部位,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在儿童肿瘤、鼻咽癌及肺癌中优势显著。放疗在MDT模式中扮演关键角色,例如对寡转移病灶给予根治性剂量照射,或联合靶向/免疫治疗清除残留病灶,助力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
三位专家强调,肺癌管理需以科学数据为支撑,融合精准治疗、患者教育及多学科协作,方能为患者构建全周期守护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