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免疫治疗新标杆|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获批上市,造福广大中国MSI-H实体瘤患者

2022-06-30作者:明鹿资讯
血液肿瘤非原创

2022年3月24日,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创新型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HLX10,商品名:汉斯状®)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成人晚期实体瘤经治患者。该适应症的上市正是基于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共同牵头开展的“斯鲁利单抗治疗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实体瘤的关键性Ⅱ期临床研究(ASTRUM010研究)”的出色数据。

为此,本报特别专访秦叔逵教授和李进教授,点评斯鲁利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剖析其上市的意义,并指导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下整理访谈精粹,以飨读者。


1a8be3d97354e7ccc639fa96c2b8350.png

秦叔逵 教授

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

《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
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候任理事长
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肿瘤学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a8168004804c76d2cb1ff7a1cc18b69.jpg

李进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亚洲肿瘤联盟(FACO)主席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药促会肿瘤临床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前任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继续教育学会腹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采访实录


video

秦叔逵教授专访视频





斯鲁利单抗成功上市

谱写MSI-H型肿瘤治疗新篇章






Q1:近日,基于您和李进教授牵头开展的“斯鲁利单抗治疗MSI-H/dMMR实体瘤的关键性Ⅱ期临床研究(ASTRUM010研究)”,斯鲁利单抗成功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的成人晚期实体瘤经治患者。请您分享斯鲁利单抗的上市历程。


秦叔逵教授:多年来,世界各国对于恶性肿瘤的防治给予了高度重视,诊疗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总体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可喜的是,近年来,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研发迅速进展,为多个瘤种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显著提高客观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MSI-H/dMMR实体瘤是对传统的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效果不佳的一类肿瘤,而欧美的临床试验显示,PD-1抑制剂对此类肿瘤疗效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已有相应的产品获批上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与李进教授共同牵头进行了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全国多中心的注册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复宏汉霖自主原研的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HLX10)治疗经治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MSI-H/dMMR实体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该项研究开展之前,复宏汉霖与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进行了沟通,确立了研究的设计(包括方案和目标等)。经过各家研究中心的共同努力,不负众望,该研究顺利完成,并且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有关结果已由李进教授在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上报告公布。研究质控优良,且从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上看,斯鲁利单抗与国外其他PD-1抑制剂的研究数据相比,完全可以与之媲美,甚至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次斯鲁利单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功上市!


video


李进教授专访视频





免疫优势人群

MSI-H型实体瘤治疗添利器







Q2:请您介绍MSI-H型晚期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概况。


李进教授:MSI-H/dMMR型患者在肿瘤总体人群中的占比不高,较为常见的为肠癌,约占10%~15%,而晚期肠癌中仅约占5%,其他肿瘤中仅约1%~2%。但这部分人群比较特殊,对免疫治疗更敏感。国外的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O药)和帕博利珠单抗(K药),都已被证实对MSI-H/dMMR型肿瘤患者有较好疗效。中国也在进行相关探索,我和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的临床研究证明国产PD-1抑制剂具有相似的疗效。也就是说,MSI-H/dMMR型肿瘤患者在传统治疗手段上,增加了新的治疗武器——PD-1抑制剂。此外,最近也有临床研究在探讨双免疫疗法是否能够进一步提高抗MSI-H/dMMR型肿瘤的疗效。

ICI的应用可谓为MSI-H/dMMR型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生,除了生存期的改善外,还为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手术机会。如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教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通过术前采用ICI治疗MSI-H/dMMR结直肠癌患者,使很多原来不能保肛的直肠癌患者获得了保肛机会,部分患者更是因病灶明显缩小而免于手术。





科学循证

凸显斯鲁利单抗泛瘤种获益价值







Q3:您对于斯鲁利单抗的疗效有怎样的评价?其成功上市对我国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有何意义?


李进教授:我和秦叔逵教授共同牵头的斯鲁利单抗治疗MSI-H实体瘤的关键性Ⅱ期临床研究,总共入组了108例患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研究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的疗效与国内外PD-1抑制剂均为相媲美的。45例敏感性疗效分析结直肠癌亚组人群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46.7%;且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较长,58例敏感性疗效分析人群的12个月生存(OS)率达82.4%。

斯鲁利单抗的疗效与国内外PD-1抑制剂相当,希望其上市之后,能够造福广大中国患者。因为,考虑到价格因素,进口药物可能更适合收入较高人群,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民众无法承担较昂贵的抗肿瘤药物。斯鲁利单抗的上市,让我国低收入人群能够得到世界一流的治疗,这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同时,期待我国民族制药企业能开发更多的创新产品,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目标。也希望未来我国民族制药企业能够走出国门,通过合规的方法和正规的临床研究,证明我国研发的药物不仅适用于华人,在欧洲人种同样能够取得与跨国公司同类产品类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把产品推广到全球。


video

秦叔逵教授专访视频





科学循证

斯鲁利单抗安全可靠







Q4:您对于斯鲁利单抗的安全性有怎样的评价?


秦叔逵教授:在该临床试验过程中,患者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结果显示,≥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在108例总入组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7.8%,而在68例主要疗效分析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2.4%;总人群中导致药物治疗终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5.6%,在主要分析人群中仅有4.4%。所以,总的来说,斯鲁利单抗的安全性数据与国内、外已有的同类药物相比,应该是比较好的。





探索不止

斯鲁利单抗前景可期







Q5:请您结合临床实践,为斯鲁利单抗上市之后进一步的探索方向提供一些建议。以及,您对其未来应用前景有怎样的期待?


秦叔逵教授:目前,斯鲁利单抗为附条件批准上市,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要求,该药上市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收集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因此,斯鲁利单抗上市后,需要通过承诺性确证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实践,继续收集有关数据,确证其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MSI-H成人晚期实体瘤经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另一方面,MSI-H/dMMR型肿瘤在肿瘤总体人群中占比较小,所以,未来还应该对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或微卫星稳定(MSS)/pMMR型肿瘤患者加强探索,如何把这些冷肿瘤变成热肿瘤?如何提升其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国外已有先例,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就对MSS型的晚期结直肠癌肿瘤起到了较好的抗肿瘤作用,相关的研究也正在深入进行。斯鲁利单抗上市以后,也将积极加强联合治疗的研究工作,希望造福人群基数更大的非MSI-H患者。


目前,斯鲁利单抗在其他多瘤种中也在开展临床研究,比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已经取得成功,而在非小细胞肺癌、肝癌、头颈部肿瘤等的试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天,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泛瘤种的MSI-H/dMMR型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而扩大瘤种研究必将进一步拓展斯鲁利单抗的应用范围。此外,免疫治疗与化疗、靶向治疗、甚至传统的手术或介入治疗等联合,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综上所述,斯鲁利单抗的成功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希望斯鲁利单抗的步履不停,助力更多的肿瘤治疗。





继往开来

民族药企砥砺前行







Q6:为造福广大肿瘤患者,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医药企业等均在不断努力前行。能否请您谈一谈,复宏汉霖等民族药企未来如何才能让中国的抗肿瘤治疗发展得越来越好?


秦叔逵教授: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特别在2015年以后,专门制定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战略,并且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以积极促进创新药物的研发,加快创新药物研发和上市速度。可以说东风俱备,形势喜人。


近年来,民族制药企业通过对外、对内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特别是有关基础研究专家、药理药学专家、临床专家与民族制药企业精诚团结,共同奋斗,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速度和质量。民族药企也从仿制为主,逐步走向仿创结合,目前已经进入了创新为主的发展阶段。


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有关的基础、转化研究与临床专家学者的加强合作,创新技术、药物的研发和陆续上市,已经极大地推动我国抗肿瘤诊断治疗的进步,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抗肿瘤诊断治疗与国外先进国家已经趋于基本同步。特别是中国的临床资源丰富,我们只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学习国际先进,结合国情需要,规范临床研究,不断提高质控水平,未来我国的抗肿瘤新药研发和上市速度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我国的肿瘤临床诊治水平也必将越来越高。

编辑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 筱维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