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每分通气量(MV或VE),是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f)的乘积,即MV/VE=VT×f。
正常成人潮气量为400~500ml。呼吸频率为16~20 次/分。在基础代谢情况下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每分钟静息通气量。静息时,MV为6~8 L/min。
无非就是呼吸频率快,或者潮气量增大(无创、有创都可以出现)。
1.报警设置过低
处理:调高报警,但不要一味调高报警。
2.触发灵敏度设置过低
处理:增高患者触发灵敏度(压力、流量触发),选择压力触发。
3.流量触发传感器故障
处理:更换流量触发传感器。
4.呼吸机通气参数设置过高
处理:调整呼吸机潮气量或者呼吸频率。
5.呼吸机误触发导致高通气频率
处理:管路内有水,排水即可。
6.患者自主呼吸频率比预设的增快,见于通气不足、缺氧、烦躁等。
处理:调大通气量,增加氧浓度,给予镇静剂等。
7.呼气阀是否漏气
处理:更换呼气阀,检查呼气管路密闭性。
1.患者原因
1)气道阻力增加:气道分泌物增加、支气管痉挛
处理:吸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2)肺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增加、气胸、腹腔压力增高、肺水肿加重等
处理:吸痰、平喘、引流等对因治疗,调节参数。
3)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不足
处理:自主呼吸不够,可以调整为SIMV。
2.呼吸回路原因
1)气管插管:堵塞、气囊压力不足
2)管路:漏气、打折、积水
3)管道漏气
处理:观察MVi和MVe的值是不是相等。
3.呼吸机原因
1)潮气量设置过低
处理:调整潮气量,根据患者身高或者标准体重。
2)呼吸频率设置过低(呼吸中枢驱动、内源性PEEP)
处理:调整呼吸频率、镇静过深。
3)雾化造成触发错误
4)报警设置过高
处理:调整报警参数。
5)吸气时间过短
本文首发于急危重症规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