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3月5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策划并主办、杰特贝林公益支持的“灯塔计划——“三医”协同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于云端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多位公立医院管理专家和科室管理者围绕“国考”评估、医保杠杠的作用、医疗质量提升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度分享与交流,共同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保“杠杆”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图1 侯建红院长担任大会主席
图2 韩建峰副院长担任大会主席
本次会议特邀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侯建红院长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建峰副院长担任会议主席及主持。侯建红院长希望多位医院管理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实践先锋能围绕国考导向、政策解读、医疗质量提升及医保杠杆作用等关键内容展开深入探讨。韩建峰副院长对本次的会议内容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借助本次交流,能为推动“三医”协同创新、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3 廖洪副院长主题发言
在主题分享环节,四川省肿瘤医院廖洪副院长分享了《国考导向,医保为“杠杆”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廖洪副院长指出,国考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医保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杠杆。首先,他阐述了医院在医保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创新举措,通过强化医保政策的精细化管理,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医保指标,推动医保服务的智慧化。其次,在国考指标优化方面,医院通过医保数据分析,建立院内医保、医务、药学的联动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优化了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同时,医院还自主研发了DRG智能分组系统,强化病案首页和医保结算清单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准确规范,助力国考指标的提升。通过一系列举措,医院在“国考”肿瘤专科医院排名逐年提升,已达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四名,CMI值连续五年位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三名,在四川省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年度排名连续多年位列肿瘤学科第一名,三个满意度逐年提升。
图4 专家讨论交流
在上半场讨论环节,重庆市急救中心肖骏副院长、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刘宇琛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姚麟副院长分别围绕“医保杠杆作用的实践探索”主题,就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DRG/DIP)如何有效激励医院提质控费及如何通过医保政策优化撬动公立医院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两个具体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肖骏副院长指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求医院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强调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资源,推动临床路径规范化和绩效考核精细化,助力医院提质控费。刘宇琛院长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通过信息化建设、日间手术推广和分级诊疗优化服务效率,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和学科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姚麟副院长强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大势所趋,临床医生需转变思维模式,适应DRG/DIP付费模式,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国考引领,精细化管理助力医疗质量提升
图5 程剑剑主任主题发言
河南省人民医院程剑剑主任分享了《“国考”医疗质量维度工作推进实践》。他表示,国考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医疗质量是重要的考核维度之一,其中手术占比、四级手术占比和微创手术占比是关键指标。病案首页填报是国考数据的重要来源,医院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确保填报准确性。基于此,医院实施“五到位、三优化”策略:即分解手术目录到科室、绩效考核到科室、分片包干到科室、公示通报到科室、分析宣讲到科室和优化化疗患者治疗模式、优化病案首页管理和编码流程。通过这些举措,医院四级手术率和微创手术率显著提升。此外,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控制单病种费用和优化临床路径,医疗质量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医院国考排名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省前列。
图6 专家讨论交流
下半场讨论环节,赣州市人民医院周红升副院长、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沈国双副院长围绕主题“医疗质量报告制度的实施挑战”相关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周红升副院长强调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平台优化医院管理提升医疗质量。此外,在DIP支付改革和三明医改背景下,医院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的协同发展,纵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沈国双副院长表示,医院重点聚焦病案首页质量、临床路径管理和合理用药。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指控平台,实时监控手术并发症等关键指标。此外,医院还通过处方前置审核和药师嵌入临床模式,有效降低了抗生素使用强度,推动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本次会议围绕医保杠杆和医疗质量两个关键词展开,公立医院需平衡国考与DRG支付改革,重点发展学科建设与精细化管理,优化床位配置,提升医疗质量。同时,国考是高质量发展的参考,医院应结合日常运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学科建设与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升,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