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粪便里的线索可作为自身免疫肝炎潜在分级指标!仁济医院马雄团队《GUT》发表重要发现(后附原文)

2019-06-1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由于最初的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肝炎症状相似,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准确及时地监测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无疑对诊断以及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马雄教授研究团队在《胃肠道》(Gut)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肠道菌群改变》(Alterations of gut microbiome in autoimmune hepatitis)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

QQ截图20190618163010.jpg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改变与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相关。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马雄教授团队在一个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大样本AIH队列中对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研究发现,AIH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表现为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且总体菌群结构和健康人群有所不同。有11种菌属的相对丰度在AIH患者和健康对照中有差异,主要表现为专性厌氧菌的相对丰度下降,潜在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基于AIH患者特有的肠道菌群结构构建疾病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判别AIH患者和健康对照。韦永氏球菌属(Veillonella)在AIH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其相对丰度在AIH患者中增高最为显著,且与患者的血清AST水平以及肝脏炎症分级正相关。研究明确了AIH患者粪便菌群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提示肠道菌群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记物用于AIH疾病分层的潜在可能性。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