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关爱十三载,成长心连心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再度携爱远行

2019-06-03作者:壹生综合学院活动
艾滋病援助云南受艾滋病影响地区儿童行动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之地——瑞丽、陇川,虽与京相隔万里,但却牵动着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每位成员的心。为何?这要追溯到2006年,当年报社对云南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发起援助行动,自此孩子们的成长,我们无时无刻不牵挂。迄今,报社共援建了两所学校,为瑞丽市、陇川县14户受艾滋病影响家庭建设住房(费用来自2009年全体报社成员捐赠),共资助了664人次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正值中国医学论坛报启动援助云南受艾滋病影响地区儿童行动的第十三个年头,报社一行5人在侯晓梅社长带队下再次启动爱心之旅,带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读者们的关注以及报社每位成员的爱心,与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理事长孙新华、助理兼财务部主任刘莉珍,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妙阳萍、项目活动部副部长黄燕林,云南省妇联等领导一同赴瑞丽市、陇川县,和孩子们一起共度节日。 

欢度·希望:“今天,你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日你们就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

今年六一节一早,云南瑞丽银井小学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中缅两国孩子们身着节日盛装,热情地迎接来自远方的朋友。我们与孩子们、老师们、边防武警战士们、家长们等一起欢度六一节,给孩子们带去了学习文具、文体用品等儿童节礼物。银井小学是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资助下在2011年新建立的教学楼,每年六一报社都会组织员工与孩子们一起共度节日,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侯晓梅社长在致辞中提到:“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学校的教学楼正在建,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把自己视为银井小学的一分子。报社的叔叔阿姨们,也非常挂念同学们。今天,我也带来报社叔叔、阿姨们的祝福,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天,你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日你们就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希望你们在学校里学到本领。在这里读书是幸福的,不仅有老师、同学、家长们的关怀,还有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包括边防战士)带来的关爱。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学会感恩,学会被爱,了解爱,希望大家长大了,能够爱别人,爱社会,做一个幸福的人。”

640.webp.jpg

▲图1:2011年银井小学教学楼落成纪念碑

教室.jpg

▲图2:孩子们的教室

读书角.jpg

▲图3:位于楼梯边的读书角

升国旗.jpg

▲图4:升国旗

IMG_8777(颁发奖状).jpg

▲图5:侯晓梅社长等为孩子们颁发奖状

舞蹈.jpg

▲图6:孩子们身着盛装表演舞蹈

拔河.jpg

▲图7:激烈的拔河比赛

抢板凳.jpg

▲图8:报社叔叔阿姨们和孩子们玩抢小板凳游戏

发放礼品.jpg

▲图9:侯晓梅社长等为孩子们发学习文具等礼物

合影.jpg

▲图10:与孩子们的合影

欢度·交流:健康成长才是对爱心与坚持的最好回馈

6月2日早,我们来到了陇川县景罕镇景罕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开展陇川县社区关爱项目儿童交流活动。孩子们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身着盛装,在活动中心门口远远地开始迎接远方的朋友了。 

活动伊始,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任妙阳萍介绍,“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在2006年,依托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德宏州陇川县妇联,开展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区关爱项目’,每年为60名孩子,在生活、教育、医疗、心理健康支持、寄养家庭培训等方面予以关怀救助,同时开展夏令营,绘画比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儿童交流活动。每年六一期间,报社的叔叔阿姨们都要来到陇川县,看望慰问每一个孩子,并且送来了书包、衣物等生活和学习用品。孩子们年复一年的健康成长、积极向上,才是对报社13年来的爱心与坚持的最好回馈。”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长侯晓梅表示,“这13年来,除了报社的资助以外,报社的员工也都捐款、捐物来资助我们的孩子们。其实,这些年来,中国报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社业务也经历了转型,也曾出现财务一度比较紧张的时刻,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实在太牵挂我们的这些孩子了。另外,也特别感谢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云南省州县妇联特别细致的工作,才能让我们的项目能够顺利成功开展下来。最重要的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本次交流活动特别精彩,云南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项目活动部副部长黄燕林,通过非常生动地讲述《咕咚来了》故事,组织分组猜成语(情绪有关,用语言等描述传递)等游戏,引导孩子们去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缓解压力,体验信任、理解、宽容、友爱、合作、责任,孩子们也逐渐快乐地参与活动,敞开心扉,积极发言互动,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小朋友。

拔河-第二天.jpg

▲图11:与孩子们一起拔河

发放礼品-2.jpg

▲图12:为孩子们带来六一节礼物(拉杆书包及面包等)

走访·欣慰:爱心传递,多方资助,让整个家庭“立起来”

陇川县地处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因特殊地理位置,为当地带来了挑战和困境——许多家庭因为毒品和疾病的影响,生活条件非常艰苦。13年来在报社资助下实施的关爱救助项目,给这些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信心。为了解这些家庭在救助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每年到部分受资助家庭中去走访成为报社每年云南行的一个传统。

6月2日下午,我们带着大米、油、牛奶等来到了一位受资助家庭。走到第一户受资助家庭,只见院落整洁干净,窗明几净。刘莉珍主任介绍,很多受资助家庭,之前住在山上,房屋搭建非常简陋,屋里黑漆漆的,道路也非常泥泞不堪,还可能遭遇安全问题——泥石流。后来,报社为陇川县、瑞丽市14户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建新房。这户就正是报社援建新房的家庭,加之当地政府资助、妇女儿童救助相关项目等多方资助,这些家庭终于“立起来”了。当地妇联等领导也介绍,受资助儿童小杰(化名)母亲非常能干,不仅家里种植甘蔗,养殖猪,平时还打散工及买卖水果蔬菜,家里也收拾干干净净。妇联非常愿意做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的事情,但同时也表示,希望他们能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能够自强不息。 

第二户是建档立卡户家庭,姐妹俩(5岁和10岁)为2017年1月纳入项目救助对象。姐姐小眉(化名),小学四年级,妹妹幼儿园大班。提起孩子学习成绩,小眉(化名)母亲掩饰不住喜悦,说孩子成绩还不错,班级前4-5名,并感慨道,自己当年由于家里条件差,只读了3年的书,现在特别希望孩子能够好好读书,将来不用到地里挖甘蔗。小眉(化名)母亲虽然身材娇小,但确实是一位能干并且坚强的母亲,种植甘蔗、种桑养蚕、养猪、种菜,父母病了,自己一人背着上楼下楼去医院。她说,再没有办法,也要努力,孩子也很乖巧,小眉平时也做家务,做菜,洗碗。

走访慰问-2.jpg

▲图13:走访入户慰问关怀

这两家自强不息的母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让我们倍感欣慰,切实感受到了报社项目对家庭和孩子的影响和改变。侯晓梅社长也对孩子们充满了殷殷希望,在走访中一再鼓励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健健康康成长。期待,时光,能让我们见证更多的爱与成长,见证更多的家庭“立起来”! 

撰写:邢英    段雅烘

摄影:李德民  晏露泉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