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前文回顾↓↓↓
药物因素
药物性急性胰腺炎(DIAP)占胰腺炎的3%~5%。据报道,>100种药物可引起AP,但相关报道多为病例报告,鲜见随机、对照试验和大型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临床医师在诊断DIAP时,应对更常见的病因进行彻底评估。DIAP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器官特异性损伤有关的药物分为具有内在毒性的药物和由随机不良反应引起损伤的药物,前者往往呈剂量依赖性。DIAP多数为轻症,具有自限性,停止使用相关药物有利于病情缓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DIAP风险最高的2种药物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硫唑嘌呤。临床上糖皮质激素使用较为广泛,其也可引起DIAP。
5-ASA是治疗IBD的有效药物。Meczker等在一项5-ASA相关AP研究中发现,36例使用5-ASA者发生51次DIAP,女性多见,且重症AP比例较其他病因更高。多数DIAP发生在服用5-ASA的153 d内,且在增加药物剂量后,这表明5-ASA导致DIAP可能存在剂量依赖性。值得注意的是,IBD患者疾病本身的原发性疼痛易掩盖AP相关腹痛并影响诊断,临床需警惕这种情况。
硫唑嘌呤是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常用于移植术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依赖IBD的首选治疗药物。Nogueira和Freedman于1972年首先报道了IBD患者发生硫唑嘌呤相关DIAP,其后确定了AP是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AP的患者中有0.4%是硫唑嘌呤相关AP。硫唑嘌呤诱发AP的机制不明,可能与有毒代谢物的积累、免疫反应和遗传易感性有关;在动物模型中,硫唑嘌呤可导致胰腺微循环恶化,增加胰腺缺血与腺泡细胞损伤。IBD患者使用硫唑嘌呤后AP的发生率为3%~7%,多数发生在服用药物90 d内,中位时间约为服药后30 d,发生AP的风险是未服药者的6~8倍。CD患者较UC患者更易发生硫唑嘌呤相关AP。因此,在制定IBD患者治疗策略时应考虑发生AP的风险,并进行严密监测。
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药物之一,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和消化性溃疡。有学者报道口服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DIAP。2013年Sadr-Azodi等开展了瑞典使用糖皮质激素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将患者分为使用糖皮质激素30 d内组、31~180 d组和180 d后组,使用糖皮质激素30 d内组较对照组发生AP的风险增加(OR=1.53),且在用药后4~14 d内发生AP的风险最高(OR=1.73),此后相关风险逐渐降低;31~180 d和180 d后组发生AP的风险较对照组均无增加。另外,糖皮质激素使用3 d内发生AP的风险亦无增加,提示DIAP发生的风险与疾病本身无关。糖皮质激素诱发AP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对基因转录的影响有关。因此,对于DIAP高风险患者,包括酗酒、有胆结石病史等患者,需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第1个月内密切监测患者情况。
作者:熊慧芳
内容节选自《急性胰腺炎的少见病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