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一文掌握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2021-04-03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乙型肝炎非原创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包膜病毒。现用于临床的病毒标志物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I和前SI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和前S2抗体,以及乙型肝炎病毒DNA等。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811.jpg

标本来源

外周血、唾液、尿液。


常用检测方法

ELISA法、RIA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乙肝六项检测


传统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常为五项联合检测,俗称“乙肝二对半检测",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e。随着方法学发展,HBcAg也被加入检测范围。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联合检测情况与分析见表4-9-2。


参考值

各项指标:ELISA法为阴性( s/CO≤2.1;S/CO:样品与对照的光密度比值);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1. HBsAg 阳性  见于急性乙肝的潜伏期,发病时达高峰;如果发病后3个月不转阴,则易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携带者HBsAg也呈阳性。HBsAg是HBV的外壳,不含DNA,故HBsAg本身不具传染性;但因其常与HBV同时存在,常被用来作为传染性标志之一。

2.抗-HBs是种保护性抗体,可阻止HBV穿过细胞膜进入新的肝细胞。抗-HBs阳性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抗-HBs 一般在发病后3~6个月才出现,可持续多年。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抗HBs免疫球蛋白者,抗-HBs可呈现阳性反应。

3.HBeAg阳性表明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孕妇阳性可引起垂直传播,致90%以上的新生儿呈HBeAg阳性。HBeAg 持续阳性,表明肝细胞损伤较重,且可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

4.抗-HBe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为48% ,肝硬化为68.3% ,肝癌为80%。乙肝急性期即出现抗-HBe阳性者,易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出现抗-HBe阳性者可进展为肝硬化;HBeAg与抗-HBe均阳性,且ALT升高时可进展为原发性肝癌。抗HBe阳性表示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消除,复制减少,传染性减低,但并非无传染性。

5.抗-HBc是 HBcAg的抗体,可分为IgM、IgG和1gA三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检测抗-HBc总抗体,也可分别检测抗HBc的IgM、lgG或IgA。抗-HBc检出率比HBsAg更敏感,可作为HBsAg阴性的HBV感染的敏感指标。抗-HBc在乙型肝炎中检出率平均为78.8% ,在慢性肝炎和肝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7.8%和81. 8% ,在HBsAg携带者中多为阳性,在HBsAg阴性者中仍有6%的阳性率。此外,抗-HBc检测也可用作乙型肝炎疫苗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鉴定和献血员的筛选。

6.HBcAg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位,是一种核心蛋白,其外面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所包裹,所以一般情况下血清中不易检测到游离的HBcAg。HBcAg阳性,提示患者血清中有感染性的HBV存在,其含量较多,表示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较差。约有78%的阳性病例病情恶化。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815.png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1和前S1抗体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I抗原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是乙肝病毒识别肝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复制和活动的标志物。


参考值 

ELISA法或RIA法:Pre-S1为阴性;抗Pre-SI为阴性。


临床意义

前S1抗原可识别肝细胞表面特异性的病毒受体,是非常重要的传染性指标。同时血清前S1抗原的存在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密切。作为病毒复制指标较HBeAg敏感,可以反映HBeAg阴性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活动状况,避免由于HBeAg阴性造成的误诊和漏检,对“二对半”检测起重要的补充作用。前SI抗原阴转越早、前SI抗体阳转越早,患者病程越短、预后越好。



(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和前S2抗体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Pre-S2)是HBV表面蛋白成分,为HBV侵入肝细胞的主要结构成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抗体(抗Pre-S2)是HBV的中和抗体。


参考值

ELISA法或RIA法:Pre-S2为阴性;抗Pre-S2为阴性。


临床意义

Pre-S2阳性提示HBV复制异常活跃,有传染性。抗Pre-S2阳性见于乙肝急性期及恢复早期;提示HBV已被清除,预后较好。



(四)乙型肝炎病毒DNA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呈双股环形,是HBV的基因物质,也是乙型肝炎的直接诊断证据。


参考值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为阴性。


临床意义

HBV-DNA阳性是诊断乙型肝炎的佐证,表明HBV复制及有传染性。也用于监测应用HBsAg疫苗后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若HBV-DNA阳性表明疫苗阻断效果不佳。



(五)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测定


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位点是HBV反转录酶的活性部分,属高度保守序列。在HBV的反转录过程中,YMDD位点中的YM能与模板核苷末端的糖基相作用,影响寡核苷酸与模板链的结合。


参考值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基因芯片分析、焦磷酸测序法和基因克隆与测序方法:该位点序列为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


临床意义

YMDD是HBV反转录酶发挥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关键结构。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拉米夫定( lamivudine)等抗HBV药物,作用靶位主要是HBV反转录酶,通过与底物dNTP竞争结合以抑制HBV的反转录和复制。当病毒YMDD中M突变为异亮氨酸(I)或缬氨酸(V),就可能引起抗HBV类药物的药效丧失,从而产生耐药性。YMDD测定结果为临床抗HBV治疗用药提供了实验室诊断依据。


文章首发自医学入门(张玉石医生个人公众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