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期,BMJ Open杂志刊发的一项基于中国急性心梗(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新分析显示,胃肠道出血是中国急性心梗住院患者中常见的出血,占80.6%。
在中国急性心梗住院患者中,住院期间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19%,严重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为0.32%,相对较低。
在省级、地市级、县级医院,胃肠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0.94%、1.24%、1.50%。
研究者发现,胃肠道出血会显著增加住院期间和2年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住院期间,有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1.3倍,2年后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仍增加41%,死亡风险增加40%。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65岁、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高,血脂异常,既往慢性心衰、消化道溃疡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出血病史,Killip Ⅳ级、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都是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胃肠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男性、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高、既往胃肠道出血的急性心梗患者,是严重胃肠道出血的高危人群。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发现,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溶栓治疗也是急性心梗住院患者胃肠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既往研究较少报道的。
他们认为,临床医生应尽早找出急性心梗患者中胃肠道出血的高危患者,尽快采取胃肠道预防措施,以改善其临床结局。
该研究从CAMI注册登记研究中纳入23 794例急性心梗患者,其平均年龄为62岁,25%为女士,55%来自地市级医院。
近三成患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36%的患者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7.4%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