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点击上图,进入专题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病,其临床特点包括特征性心电图和高猝死风险的室性心律失常。
对于室颤反复发作的高风险Brugada综合征,目前的治疗手段是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预防心源性猝死。
3月24日,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一项国际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BRAVO研究)提示,在高风险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导管消融可安全、高效地预防室颤复发。
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没有重叠早期复极综合征或其他严重传导疾病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只要通过钠通道阻滞剂激发试验阴性证实Brugada综合征基质被消除,就有望保持无室颤复发。
未来需要在高风险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开展前瞻性研究,来确定导管消融是否可作为ICD的替代治疗方案。一旦被证实,基质消融应该用来治疗室颤反复发作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
该研究纳入159例合并自发性室颤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其中位年龄为42岁,156例为男士,27%的患者心电图显示早复极模式。
除5例患者外,其他患者曾因心脏骤停或晕厥而植入ICD。在进行导管消融前,140例(88%)的患者由于出现自发性室颤而接受多次ICD放电治疗。
除8例患者接受开胸消融术外,其他患者均接受了经皮心外膜基质消融术和电解剖标测。
在所有患者的右心室流出道的心外膜表面均记录到了室颤/Brugada综合征基质。在45例(29%)患者的右室下壁心外膜、3例患者的左室后壁心外膜也有心律失常基质。
接受一次消融后,81%(128例)的患者无室颤复发;在接受再次消融后(平均1.2次),自最后一次消融平均随访48个月,无室颤复发的患者比例上升至96%(153例)。
自最后一次消融后,患者的室颤负荷和ICD放电频率从消融前每个月平均1.1次下降至0.003次。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自最后一次消融5年后,患者的无室颤生存率高达95%。
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无室颤结局相关的唯一变量是消融后1型Brugada心电图(穹窿型,表现为ST段抬高≥2 mm,随后是倒置的T波)的正常化,不论是否使用钠通道阻滞剂(HR=0.078,P=0.0274)。
在整个队列中,未发生心律失常性或心源性死亡。4例(2.5%)患者出现心包积液。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房颤如何分类与治疗?机制又如何?Nature 新综述来了!(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