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病例分享:
张传雷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肿瘤科
病例点评:
张雷达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
现如今,肝癌的治疗越来越注重全程规划,手术已不再是单一的解决方式,在局部切除的基础上若联合全身治疗,患者一般可得到更长的生存期。同时,随着医学的进步,患者不再只有一次全身治疗机会,若一线出现进展,还可以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这是靶向免疫时代带给患者的新机遇。本病例是名晚期肝癌患者,医生在结合病史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情况下,采用:TACE+放射性粒子植入+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免疫治疗,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控制,回访稳定至今,已带瘤生存31个月。
基本情况
王某,男性,67岁。于2017-09-26右胁胀痛不适,纳差食少,神疲乏力,先至郑州某院初诊,后至我院。2017-10-10,肝癌病灶介入栓塞治疗,联合中医药辨证施治;2017-11-28,肝癌病灶介入栓塞治疗。
既往史:2型糖尿病3年余,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血糖稳定;肺间质纤维化病史2年余,间断治疗。
实验室检查:2017-09(郑州XX医院),查乙肝五项: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阳性。HBV-DNA 1.19E+06。
影像学检查:2017-09(郑州XX医院),CT提示,1.尾状叶体积增大,尾状叶及肝内散在多发异常强化,考虑肝癌可能;2.肝包膜下及右侧结肠旁沟积液积血?请结合MRI;3.胆囊结石;4.所扫左肺舌段及右肺下叶炎性改变,请结合临床。肝脏MRI提示,1.肝内多发富血供占位,符合肝癌改变;2.肝硬化、腹水;3.胆囊结石”,给予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及保肝对症治疗,2017-11-22,入我院检查。
2018-01-13,入院CT提示,肝内病灶残留活性,左肺新发小结节。
诊 断
1.原发性肝癌
2.肝炎肝硬化(乙型 失代偿期 Child A级)
3.糖尿病
4.陈旧性肿瘤破裂出血
治疗过程
第一阶段方案
治疗方案:2018-02-02,肝癌病灶介入栓塞治疗。
药物治疗:术后于口服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片,400mg,bid;联合中医药治疗。
复查:2018-03-27,CT提示,肝占位介入术后改变,肝内异常强化灶,考虑复发或活性病灶与2018-01-31对比:部分病灶增大:门静脉右支旁结节活性残存,较前体积增大;2.肝内多个囊肿;3.胆囊结石,副脾;4.两肺中下叶小结节;5.左肺舌段局部炎性实变;双肺下叶间质炎性改变。
第二阶段方案
治疗方案:2018-06-06,局部碘粒子植入治疗联合索拉非尼全身治疗。
复查:2018-08-09,MRI提示,病情稳定。
定期复查,病情持续稳定。
2019-03-11,CT提示,1.肝占位介入术后改变,与前片2018-10-15片对比:肝内部分栓塞灶残存少活性;余肝内异常强化灶,提示复发或活性病灶,部分较前增大,两肺转移结节较前增多增大,请结合临床;2.双侧肾上腺占位,提示转移,较前增大、新发;3.左侧髂骨占位并骨质破坏,提示转移,较前范围稍增大,内部坏死面积增大;4.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肝囊肿;5.胆囊结石、胆囊炎;6.前列腺内钙化灶;腹盆腔少量积液;7.左肺舌段局部炎性实变,双肺下叶间质炎性改变。
第三阶段方案
2019-03疾病进展,一线索拉非尼换至二线瑞戈非尼。2019-06-24复查,CT提示,肺病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消失。
定期复查,病情稳定直至2020-03。2020-03-10,肺部新发小结节。
2020-03-11,CT提示,肝脏病灶及双肾上腺转移灶。
第四阶段方案
肱骨局部粒子植入治疗,并继续服用瑞戈非尼。
复查:2020-05-12,CT提示,肝脏病灶增多增大。
MRI提示,肺部未见新发结节。
第五阶段方案
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于当地医院定期复查,病灶持续缩小。
小结及思考
• 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患者带瘤生存31个月余。
• 瑞戈非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患者病情持续缓解。
• 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发展至今,已由单一治疗方式向以外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演变,这种治疗模式尤其为大量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希望。在精准医学时代,如何个体化选择最佳系统治疗方案,是HCC系统治疗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目前肝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尚无固定的标准模式。
该患者的治疗经过为当今系统性治疗的一个典型案例,病人为肝脏多发病灶伴随破裂出血,根据2019版国家《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已无手术切除指征,选择行TACE治疗是及时准确的,能控制肿瘤及其出血。TACE术后3月出现腹腔病灶进展同时伴随肺部转移灶出现,此时再次行TACE治疗,同时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索拉非尼治疗。期间复查MRI均提示病情稳定,肿瘤无进展,表明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索拉非尼持续治疗1年后,出现肿瘤进展,全身治疗由一线靶向药物索拉非尼调整为二线的瑞戈非尼,符合诊疗规范里的靶向药物序贯治疗方案。更换方案后肺部病灶消失,但持续1年左右时间再次出现疾病进展,此时加用免疫治疗,同时辅助中医药辨证治疗。目前患者已带瘤生存31个月,整个治疗过程中方案选择合理,治疗有效,充分贯彻了肝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提及靶向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案,免疫治疗没有具体写明具体的方案。值得商榷的是患者在出现肿瘤进展的时候,最初全身治疗仅选择靶向治疗,并未联合免疫治疗,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两者联合应用往往能起到1+1>2的作用,不仅有效率更高,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因此该患者早期采用靶向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效果会更好,当然这种联合的方案尚缺少强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
(本篇内容由张雷达教授点评审校)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