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此新旧交替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年度盘点,传承创新丨2023肿瘤领域进展回顾与展望”活动,诚邀肿瘤各领域专家回顾解读2023年度肿瘤领域重磅研究,传播前沿进展,引领学术创新。
在1月6日于北京召开的2024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中,多位泌尿肿瘤领域青年学者分别对肾癌、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三大瘤种的指南更新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解读。本报特设“2023年度泌尿肿瘤进展回顾与展望·北京泌尿肿瘤青年论坛特辑”,整理大会报告精华,共促泌尿肿瘤领域创新发展。
会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鄢谢桥教授受邀对2023年度国内外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作了详细解读,精粹如下。
专家简介
鄢谢桥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澳大利亚黑色素瘤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少见类型肾癌协作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头颈部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头颈肿瘤MDT专业会委员
专业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作为sub-investigator承担了多项泌尿系统肿瘤Ⅰ~Ⅲ期临床研究
以第一作者身份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EBioMedicine》、《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SCI影响因子累计超过100分
2023年度国内外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更新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相关指南的更新都没有大的改动,但在各方面都基于最新研究结果做了一些细微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1
初始评估
NCCN指南:再次强调戒烟的重要性。不断有新的研究显示,吸烟可以增加膀胱癌的风险,且风险度与包年直接相关。戒烟时间越长,风险降低越多。
NCCN指南:强调对年轻患者、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患者基因检测、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与泌尿系统的肿瘤发病之间显著相关。林奇综合征(LS)患者,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风险增加14倍,并已确立UTUC患者LS常规筛查流程;LS患者膀胱癌(BC)风险增加7倍。
因此,在CSCO指南中也增加了遗传学专家的MDT建议。
02
影像学检查
在影像学检查中,CSCO指南推荐增强CT为首选手段,MRU对小病灶的敏感性较低,易受其它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因而2023年CSCO指南更新后删除了盆腔MRU的Ⅰ级推荐。
03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方面,主要结合WHO2022版分型进行了更新,更加细化不同病变级别,对肿瘤恶性程度的描述更加准确。
1. 摒弃三级分类,采用肿瘤内高级别比例;
2. 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分型更加详细;
3. 明确增加CK5/6、CK20,优化膀胱癌分子分型。
04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NCCN指南:增加基因疗法Adstiladrin(nadofaragene firadenovec)、IL-15超级拮抗剂(N-803)。
Nadofaragene firadenovec在2012年进行Ⅰ期临床研究,2021年获得Ⅲ期研究结果,2022年获FDA批准用于NMIBC治疗,2023年就纳入了NCCN指南。其对卡介苗灌注治疗失效患者的一年CR率可从10%提升到近50%。同样,研究显示IL-15超级拮抗剂N-803则将卡介苗失效NMIBC患者的有效率提升了近60%。
05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
NCCN指南:更加强调胸部CT的重要性。研究显示,非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肺结节的比例很高,且有肺结节的UC患者预后更差。
手术方面,NCCN指南:强调最大化膀胱肿瘤切除术(maximal TURBT)、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和非患者意愿因素。
多学科诊疗中,强调创新药物的使用。目前,多项围术期药物临床试验正在开展,疗效和安全性较好的创新药物的使用或许可以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06
其他病理类型尿路上皮癌
NCCN指南:鳞状细胞癌强调化疗的重要性。
近年来研究显示,随着检测技术和治疗的发展,膀胱小细胞癌(SCCB)脑转移比例有所增加,2023年ASCO GU的一项研究显示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脑转移率高达48%。因此,NCCN指南对小细胞癌强调脑部检查、对NMIBC的治疗强度。
07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T)
NCCN指南:强调围手术期的膀胱灌注治疗。
08
晚期尿路上皮癌(aUC)
NCCN 指南:
2023 V2版增加“帕博利珠单抗+EV”用于顺铂不能耐受的UC一线治疗。
2023 V3版增加“帕博利珠单抗+EV”用于后线治疗。
CSCO指南:去除阿替利珠单抗用于一线治疗推荐;在后线治疗推荐中,将厄达替尼提升为1B类推荐。
审阅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鄢谢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