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103岁老人心脏“忽快忽慢”,植入起搏器重获“心”生

2020-05-26作者:静静资讯
病例

(通讯员:张阳 袁桂仪)“感谢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的医护团队,你们都是妙手仁心的白衣天使,我为你们点赞!”5月18日,103岁的朱爷爷在家人的陪伴下顺利出院了。一个多星期前,朱爷爷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了抗MR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刷新了该院起搏器植入高龄患者新纪录。

5月6日,朱爷爷被收治入院,并被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介绍,朱爷爷既有慢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也有快的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经过专家团队讨论,植入起搏器后再应用控制心律、减慢心率的药物,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5月11日,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麻醉科王飞副教授为朱爷爷实施了安全有效的麻醉,王景峰教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为老人家植入双腔起搏器,手术过程相当顺利。

回到病房后,朱爷爷出现了疼痛、失眠、躁动等情况。由于朱爷爷高龄,同时有慢支肺气肿,应用镇静药物可能出现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因此,治疗团队应用任何药物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商定。周淑娴教授更是多次亲自为朱爷爷换药,确保起搏器伤口的顺利愈合。

术后最严重的的情况出现在5月15日上午,因合并肺部感染、有液体潴留等原因,朱爷爷在早餐后突发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多量湿啰音。方昶、袁桂仪副教授马上组织抢救,应用扩血管、强心、加强抗感染等方案,朱爷爷很快转危为安,脸上又露出了平日孩子般的笑容。

“朱爷爷手术的成功和顺利康复,除了医生的努力和付出,护理团队也功不可没。”周淑娴教授介绍,黄惠芬、苏玉英护长带领护士们给老人家翻身拍背、打针喂药,关心他的营养补给,对家属进行各种医疗知识的宣教。心导管室李国琪护长在手术过程中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王景峰教授介绍,朱爷爷是该院心血管内科完成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最高龄患者。高龄患者,大部分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朱爷爷为例,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病,心肺肾功能都较差,一般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并发症,如血胸、气胸、电极穿孔等,朱爷爷身体条件是无法耐受的,因此手术只能确保万无一失。另外朱爷爷有糖尿病,可能造成伤口难以愈合甚至感染的风险,只有通过控制血糖以及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才能保证伤口良好的愈合。

出院前,朱爷爷为医护团队点赞.jpg

图:出院前,朱爷爷为医护团队点赞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王景峰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周淑娴教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