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神经综述:围发作期打哈欠在癫痫中的应用价值

2023-07-13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爆款活动点击进入↓↓↓

微信封面.jpg


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杜晓萍 孙美珍 郭军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癫痫中心 姚一


打哈欠是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常见的一种生理性动作,具有重复性和刻板性生理性打哈欠与警觉性降低有关,多出现在困倦、从事无聊或者重复性工作时。病理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打哈欠,如卒中、偏头痛、肿瘤、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癫痫等,称之为病理性打哈欠。病理性打哈欠频率无明确的界定,文献中2-30次/10min不等。癫痫发作中打哈欠的频率不详,其价值并未引起包括癫痫专科医师在内的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检索PubMed,以“yawning(打哈欠),pathological yawning(病理性打哈欠),seizure/epilepsy(癫痫发作/癫痫)”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癫痫相关打哈欠文献甚少。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期总结癫痫围发作期打哈欠相关临床和脑电图特点,以及定侧定位价值。

#01
生理性打哈欠的解剖和生理基础

打哈欠的过程一般三步,包括:①口大张开,深呼吸迅速达高峰;②短暂呼吸停止;③缓慢呼气,伴或不伴上肢的拉伸、闭眼动作打哈欠是一个复杂的时空反射,机制尚不明确产生哈欠的结构可能位于脑干呼吸、心血管运动中枢附近,同时能控制面部运动和喉咙运动和伸展动作。早期动物实验证明电或化学刺激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可以出现打哈欠。动物实验推测PVN包含多巴胺能末梢和催产素能神经元,依次投射到海马体、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第V、VII、IX、X、XI、XII对颅神经)和颈髓(膈肌神经C1-4),从而介导哈欠的产生。催产素能神经元被多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肽调节,如多巴胺、催产素、催乳素、血清素、兴奋性氨基酸、乙酰胆碱、5羟色胺、一氧化氮、γ氨基丁酸、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催产素投射到海马(Cornuammonis,CA)分区CA1区产生哈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和胆碱能药物能诱导打哈欠,阿片类药物可抑制打哈欠。最近Kubota等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杏仁核中央核注射L-谷氨酸产生刻板的打哈欠,同时刺激杏仁核中央核能激活下丘脑PVN神经元释放催产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产生打哈欠,提示打哈欠是一种情绪行为。

#02
癫痫围发作期打哈欠

打哈欠作为癫痫发作的一种表现,报道很少。早在1954年,Penfield和Jasper首次描述了2例患者。目前共有19例报道,多数为个案报道,仅有一项关于颞叶癫痫打哈欠的系统性回顾研究,国内仅有1例个案报道。我们将文献中病例特点进行总结(表1)。

图片

2.1 癫痫类型及定侧定位

癫痫类型方面,大多数患者为颞叶癫痫(12/19),其他还包括分类不清楚(3/19)、额叶癫痫(1/19)、双侧外侧裂综合征(1/19)、特发性癫痫(1/19)和不典型婴儿痉挛症(1/19)。

2.1.1 颞叶癫痫

报道中绝大多数为颞叶癫痫。2010年Kuba R等首次系统性回顾分析了打哈欠在颞叶癫痫中的发生率和定侧价值。97例颞叶癫痫患者(术后随访2年,Engle分级1-2级),共记录到380次发作,仅4/97例(4.1%)出现打哈欠,占总发作次数的1.8%(7/380),均出现在发作后。

其他8例颞叶癫痫伴打哈欠的均为个案报道。其中,非优势半球1例(颞下回神经节神经胶质瘤,术后无发作),优势半球4例(1例为左侧基底节和颞叶肿瘤,2例为发作期左侧颞叶起始,1例发作间期左侧颞区尖波),无法定侧3例(仅发作间期脑电图提示双侧颞区尖波)。

颞叶癫痫中打哈欠均出现在发作期或者发作后,伴随的其他症状包括:上腹部先兆、茫然瞪视、动作停止、自动症(口咽自动症、发声、自言自语、摸鼻子)、植物神经症状(出汗、心悸、鸡皮疙瘩)等。

综上,打哈欠是颞叶癫痫少见的症状之一,定侧价值不统一,类似于其他自动症,非优势半球可能性更大

2.1.2 其他脑叶癫痫

其他脑叶癫痫均为个案报道。Yankovsky等报道了非优势半球中央顶叶癫痫伴发打哈欠,患者48岁,左利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左上肢感觉运动性发作后出现强迫性打哈欠。发作间期头皮脑电图示右侧中央、顶、颞区广泛性异常放电,颅内电极示放电局限在右侧顶盖,但行右侧顶下小叶、颞叶后部切除术发作无改善。Specchio等报道了一例双侧外侧裂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为31岁女性,出生史正常,家族史阴性,生后1年出现发育落后,16月龄出现发作,表现为精神和运动停止,头眼向左或者右偏斜,继之上肢强直。10岁时发作形式转变为双眼眨眼,打哈欠,瞪视,发作期脑电图提示双侧中央区尖波活动。

另外,Wasade等报道了一例优势半球额叶癫痫伴打哈欠的患者,20岁男性,右利手,18岁起病,表现为短暂的打哈欠,伴随轻微头痛,上肢或颈部痉挛,不伴意识障碍,数秒缓解。发作间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无痫性放电,发作期EEG提示左侧半球为著的广泛性、节律性θ活动。MEG溯源分析和影像后处理技术提示左侧眶额回外侧皮质增厚。

2.2 病因

10/19例患者提到病因,包括肿瘤3例,类型包括神经节神经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元上皮肿瘤,1例未说明肿瘤类型。皮质发育畸形3例、海马硬化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桥本脑炎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例等,9例患者病因不明或者未提及。由此可见,病因以肿瘤、皮质发育不良最多见

Casciato等报道了一例19岁女性,诊断为桥本脑炎,临床出现强迫性打哈欠,之后咀嚼,间断意识无反应,同步脑电图提示左侧颞区为著的1.5-2.5Hz慢波,之后扩散至外侧裂周围及对侧相应区域。近几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席卷全球,其所致神经系统受累也受到关注。Akbar等报道的一例既往体健的7岁儿童,6岁起病,表现为动作停止,瞪视,打哈欠,持续十余秒,曾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7岁发作频率增加至每天数次再次就医,发作同步脑电图为左侧颞区慢波,之后扩散至双侧全导,病因筛查发现除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外,未发现其他病因,包括脑脊液、头颅核磁。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后发作控制,4周后复查脑电图正常。

2.3 打哈欠与发作的关系及脑电图特点

打哈欠可出现在癫痫发作前、发作期和发作后,以发作期(13/19)和发作后(7/19)常见,发作前仅有1例(1/19)

仅有6/19例患者提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双侧颞区尖波3例,左侧颞区尖波1例,右侧颞叶慢波1例,阴性1例,1例头皮脑电图提示右侧中央、顶、颞区尖波,颅内电极脑电图提示放电局限在右侧顶盖区。从部位来看,颞叶最常累及,从放电性质来看,多数为尖波,1例为慢波,慢波与其病因为肿瘤有关

9/19例提及发作期脑电图,模式包括:①慢波活动4例,表现为θ-δ活动,3例起始于左侧颞区或者以左侧半球为著,1例未提及起始部位,1例起始于右侧中央、顶、颞区;②尖波活动1例,分布于双侧中央区;③广泛性电压衰减2例,1例为典型痉挛发作伴随不同程度的张口和打哈欠,1例为高龄患者局灶性癫痫患者;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3Hz棘慢复合波1例,该患者可能为特发性癫痫,打哈欠同时伴随3Hz棘慢复合波。综上,发作期脑电图最常见模式为慢波活动,部位以颞区最容易累及

关于脑电图,无论间期脑电图还是发作期脑电图,颞区均最易累及,发作期模式以慢波活动最常见

2.4 癫痫围发作期打哈欠的机制探讨

2017年,Joshi等首次报道人类电刺激诱发出现打哈欠。患者为46岁女性,因药物难治性癫痫进行手术评估,头皮脑电图提示为双侧颞叶起源,进行了颅内电极置入,包括双侧海马及岛叶,其中岛叶电极有触点到壳核。刺激参数为脉宽0.2ms,频率50Hz,串长3-10s,6mA和8mA电流刺激壳核后4.5-5.5s出现打哈欠,如果电刺激同时让患者进行一些言语指令或者计算,患者未再出现完整的打哈欠,但仍表现出深呼吸动作。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壳核在打哈欠的动作完成上发挥了作用。近期动物实验证实,刺激杏仁核中央核也能激活下丘脑PVN神经元释放催产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产生打哈欠。

在种系发生上,大脑半球较古老的部分及其附近的皮质区,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共同组成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杏仁核、眶额回、岛叶等。边缘系统通过穹窿、终纹、腹侧离杏仁核纤维三条通路影响下丘脑的活动。人类和动物分别在壳核和下丘脑、杏仁核刺激出打哈欠动作。文献检索的病例,从病灶分布的范围看,绝大多数为颞叶、眶额回,从皮质发生角度,主要累及了边缘系统我们推测,癫痫患者出现围发作期打哈欠的机制,可能与边缘系统受累有关,尤其是杏仁核

#03
小结与展望

打哈欠作为一种生理现象,病理情况下的意义和价值尚未明确。癫痫围发作期打哈欠罕见,最常见于颞叶癫文献中报道的病因以肿瘤和皮质发育不良常见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提示颞叶最常受累,发作期脑电图模式以慢波活动多见打哈欠在颞叶癫痫中可能具有定侧价值,定侧价值不统一,非优势半球的可能性大。癫痫围发作期打哈欠罕见,也可能与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有关。目前检索到的病例数少,多为个案,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其特点。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病例进行系统性研究,也期望更多的同行能够关注癫痫围发作期打哈欠。


来源:癫痫杂志  2023年3月第9卷第2期


精品专题推荐

d97468435fc827d54b326cb6e0f2b24.jpg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脑血管病专业组专家撰稿,21篇脑梗死临床诊疗干货文章,精准提升脑血管临床诊疗能力!

→点击进入

24134018b379adae33ad946d162765b.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杨渊教授团队撰写17篇神经心理疾病临床干货文章,神经内科医生需要了解!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621140022.png

癫痫规范化诊疗必读!18篇临床干货、14部共识/指南,一次看个痛快!

→点击进入

微信截图_20230704151003.png

精选CSA&TISC 2023大会热点、实用内容,分享最新进展和专家经验!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神经内科必会50个知识点!
小脑解剖知识点图解
脊髓与脊椎相关定位知识点

超美的头颅MR矢状位手绘解剖,让你爱上影像学

躯体症状障碍的识别、评估及治疗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⑦

神经科常用心理评估量表简介丨17天神经心理疾病诊治突破⑰

阿尔兹海默病:有个黄金干预窗口期!

隐源性缺血性卒中(CIS)|临床实践

ESVS 2023最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颈/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指南新增建议【华山卒中】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⑨:脑小血管病

《CT读片指南》颅脑疾病荐读④:脑干出血、脑出血

缺血性卒中该怎么吃?

卫健委质控指标:脑梗死
卫健委质控指标:帕金森病
卫健委质控指标:癫痫与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如何应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行为异常

疱疹后神经痛:危险因素知多少!

慢性头痛,如何治疗?

帕金森综合征:这个常见病因不要忽视!

颅内多发钙化性病变影像诊断思路

详细的颅脑MRI正常解剖图谱,收藏级!【T1WI冠状位解剖图】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