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8岁孩子血压比奶奶还高!这个病例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2022-02-20作者:壹声资讯
儿科疾病非原创

作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兴晶

儿童血压比成年人、老年人还高,怎么回事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儿童高血压也随之而来,最近病房里的一个小患者的血压居然比大人的血压还要高!


病例分享


患者男,8岁,身高131cm, 体重65kg,因车祸致右股骨干骨折收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心电监测示左手臂血压145/96mmHg,右手臂血压156/98 mmHg,为排除疼痛所导致的血压升高,给予止痛药物30分钟后,患者疼痛评分0分,为其复测血压仍在140/90 mmHg以上,整个住院期间监测血压维持在140~157/90~100 mmHg之间,患者无任何不适的感觉。经检查后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其父母有家族高血压病史,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8岁的小男孩,胖胖的,爱吃炸鸡、薯条、汉堡,不吃蔬菜,大概我们身边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吧,如果不是意外的发生,谁会去关注他的血压?又有多少孩子是隐匿的儿童高血压患者呢?


有资料表明,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4%~9%,高血压有“轨迹现象”,即儿童高血压可持续至成年,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约40%的高血压儿童将发展成为成年高血压患者,而且儿童期血压偏高会导致早期靶器官损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儿童高血压标准是什么?

图片

儿童高血压标准见下图:

微信图片_20220218103437.jpg


图片


儿童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肥胖是关联性最高的危险因素,据统计,30%~40%的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伴有肥胖。


肥胖我们通过肉眼可以评判,但不准确。医学上通常用体重指数(BMI)科学评价胖瘦,计算方法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正常的范围是18.5~24。大家可以自测一下啦!


我们这名小患者的体重指数为37.8,远超正常值,属于肥胖,是最危险的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家族史、早产、盐摄入过多、精神紧张、睡眠不足及体力活动缺乏等。


怎样才能发现儿童高血压患者?


儿童平时并不测量血压,但是家长如果有高血压病史、自身肥胖且生活习惯不良的话,从儿童期开始每年检查一次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采取保健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血压监测与成人一样吗?


儿童的监测标准会更严格一些,首先要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即在诊所及医院等医疗机构测量血压较高,而在家测量正常。


由于很多小朋友看见医生护士就紧张,因此血压要以家庭测量的为准,另外测量时要注意:


1.测量血压时采用水银血压计或者标准电子血压计;


2. 在测量之前,儿童需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 3~5 min;


3.根据调查对象的身高调节桌椅高度,桌椅理想高度差为25~30cm,儿童的身体自然放松挺直,右臂自然放置于桌面,袖带中点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面,双脚并拢,平放于地面;


4.根据上臂围大小,选择合适的袖带型号;气囊长度应为手臂周长的 80%~100%,宽度应至少为 40% ;


5.对于听诊血压,听诊器应放在肘窝的肱动脉上,袖口的下端应为肘窝上方 2~3cm。


儿童高血压的预防及控制


主要包括平衡膳食及运动,并在此基础上控制体重。


1.平衡膳食


盐的摄入与血压密切相关,8岁儿童推荐盐摄入量1.2 g/d,8岁以上儿童1.5 g/d,尽量不吃炸鸡、汉堡、动物脂肪等食品,多食蔬菜水果,同时建议补充富含钙、镁、钾的食物。


2.运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议每周进行2~3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每次运动不少于30 min,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常用运动时最大心率(220-年龄)来评估运动强度,可达到运动中最大心率的60%~70%。也可通过运动试验来评估在运动中适宜的心率。


3.消除紧张情绪


减轻学习上的压力,保持乐观情绪等,早睡早起。


希望我们所有的宝贝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