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顾晋教授:​优化瑞戈非尼真实世界实践,开拓CRC临床治疗新策略

2021-09-20作者:李稳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非原创

image.png

顾晋   教授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普外科首席专家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全国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北京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美国外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外籍院士 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专家组长

video


结直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局部+药物”联合治疗在直肠癌中应用较多,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国卫生健康委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均强调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术前放化疗,即放疗联合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起到局部增敏作用后再配合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结肠癌,通常在分期较晚或肿瘤负荷较大、术前评估不易切除时,配合局部放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对术前术后及各线治疗的首选、次选药物已有明确推荐,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病例,内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及放疗科医生也会通过多学科讨论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对于转移灶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CRC)患者,是否能从原发灶切除中获益始终缺少肯定的答案。以往认为,对于广泛转移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生存获益优于单独的探查手术,且根治性切除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姑息性切除,但由于缺少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明,这一理论还无法得到证实。进入化疗时代后,通过全身有效化疗,原发灶也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后续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比例相对降低。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患者经过系统化疗后生存期通常可达一年以上。在靶向和免疫治疗问世后,生存时间更是可延长到三年以上。因此,是否切除原发病灶已不是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的关键因素。

药物上市后需要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其必要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药物能否上市主要依赖于Ⅲ期临床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研究的结果。RCT研究对筛选患者有非常严格的入排标准。但在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情况是多样化的,这使得真实世界中患者的情况无法和RCT研究的入排标准完全匹配;其二,药物适宜的起始剂量和最终剂量也需要在真实世界中进行验证;其三,RCT研究中虽然也观察到了患者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但真实世界中的样本量进一步扩大,在患者情况更复杂的条件下可能会观察到更多的不良反应;最后,抗肿瘤治疗药物虽然首推为单药治疗,但是为了使药物疗效提高并从后线治疗向前线治疗推移,需要对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如何进行有效联合用药需要在真实世界中继续探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