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此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计量和评估研究所(IHME)主任默里在《柳叶刀》发表评论性文章,称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即将结束,3月成为关键时间点。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各国曲线或者放宽旅行限制。一时间,是否放宽防疫措施成为全球热点问题。
然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显示,2月8日0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3例(广西72例,均在百色市;辽宁1例,在葫芦岛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我国和邻国在春节长假后,奥密克戎引发的疫情仍在坚挺:黑龙江黑河和广东深圳均发生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且存在疫情扩散外溢风险。日本2月6日新增超过6.8万例(2月5日新增首次超过10万例);韩国已连续四天新增超过3.5万例;越南2月6新增超过1.6万例(首都河内新增近3000例)。欧洲和美洲国家的新增病例更是数以几万甚至十几万计。
显然,现在不是该放松防疫措施的时候。
近日,发表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CDC Weekly)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贾忠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表明,对于当前中国这种基本没有疫情的国家而言,如果放宽防疫限制措施,即恢复人口流动,可能会在一年内出现超过2.34亿感染病例和200万死亡病例。
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虽然新冠疫苗的推出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消除新冠病毒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
为了确定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如何影响新冠疫情,研究人员构建了跨地区流动动力学模型,以评估人口流动与新冠大流行的关系。他们利用英国和智利的研究来计算当前疫苗的基线效力。
结果显示,抗感染、抗症状性疾病和抗死亡的基线效力分别为30%、68.3%和86%。如果在新冠疫苗接种率达到95%的情况下,跨区域人口流动将导致未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在一年内出现2.342亿例感染病例(6410万例有症状病例)和200万例死亡病例(病例死亡率为0.85%)。
研究人员还评估了恢复人口流动所需的保护效果,以确保新冠肺炎的发病率低于流感的发病率。
模型显示,在恢复2019年人口流动率后,无论疫苗有效性多高,都无法在无新冠疫情地区消除新冠肺炎。
注:中国疾控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为1145278人,死亡70人。发病率81.5816/100000,死亡率0.005/100000。2019年,中国流行性感冒发病人数为3538213人,死亡269人。发病率253.3651/100000,死亡率0.0193/100000。
因此,为了将新冠肺炎发病率降低到恢复正常流动性后的水平,抗感染的基线效力需要提高到40%,抗症状性疾病的效力需要提高到90%。在人口水平上,与对症状性疾病或死亡的效力相比,抗感染的效力对新冠病毒传播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这项研究对公共卫生实践有什么影响?
研究人员总结道,民众应继续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尽量减少国际流动,以防止病毒传播。此外,科学家们应继续开发疫苗并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对感染的保护,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消除新冠肺炎。
本文转发自中国生物技术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