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Stroke:合并孤立颈动脉闭塞的小卒中,应该首先抗栓治疗,而不是静脉溶栓治疗?

2023-01-1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点击进入专题

微信图片_20221129131621.jpg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在较短时间窗内入院的急性卒中患者中,孤立性颈动脉或颅内颈内动脉闭塞(iICAo)(即无T形、L形或串联闭塞)约占5%,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夹层和心源性栓塞。临床严重程度高度不同,这和侧支循环有关,iICAo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的症状往往比较轻微。


由于缺乏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急性iICAo的治疗仍不清楚。只有很少的观察性研究报告了急性iICAo采取或不采取再灌注治疗,这些研究样本量较小。在4.5小时的时间窗期内,国际指南一般推荐致残性缺血性小卒中进行静脉溶栓治疗(IVT),而欧洲卒中组织专家共识则建议大血管闭塞性非致残性小卒中可以IVT。特别是iICAo,我们最近报道了在一个多中心小卒中iICAo患者的队列,发现IVT后24小时内30%发生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这主要发生在IVT开始后的前2小时内,3/4的病例归因于动脉到动脉栓塞。基于这些观察结果,我们提出IVT可能会导致颈动脉血栓碎裂和随后的远端栓塞,因此这种特殊情况下IVT可能是有害的。然而,这项研究缺乏对照组(即未溶栓的急性小卒中伴iICAo),这限制了解释。


2022年11月,法国的Pierre Seners等在Stroke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以证实他们的假说:这种情况下,IVT更容易发生END(vs no-IVT),特别是栓塞破裂导致动脉-动脉栓塞。


本研究数据来自一项大型多中心回顾性数据库(2006年至2020年间),研究者针对发病4.5h内合并iICAo的小卒中(NIHSS<6)患者,比较了IVT或抗栓治疗的疗效。主要结局为24小时END(24h内NIHSS增加≥4分),次要结局为7天内END(END7d)和3个月mRS评分0至1。


研究共纳入34个中心的189名患者(IVT=95例;抗栓治疗=94例[抗血小板药物,n=58,抗凝血剂,n=36])。分别有46名(24%)和60名(32%)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END和END7d。两组之间的基线临床和影像学参数相似,但IVT组的NIHSS评分更高(中位数为3比2),且发病-影像的时间更短(124对149 min)。


IVT后24小时内的END发生率更高(33%对16%,调整后HR,2.01[95% CI,1.07-3.92];P=0.03),原因是动脉-动脉栓塞的概率更高(20%对9%,P=0.09)。然而。两组END7d和3个月mRS评分0比1没有显著差异(END7d:调整后HR,1.29[95% CI,0.75-2.23];P=0.37;mRS评分0-1:调整后OR,1.1[95% CI,0.6-2.2];P=0.71)。IVT组END7d发生更早:平均影像-END 2.6h(IQR,1.9 - 10.1) vs 20.4h(IQR,7.8 - 34.4),P<0.01。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合并iICAO的小卒中人群,尽管两组在7天和3个月的结局的END率相似,但IVT后END发生更早,特别是动脉到动脉栓塞END。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阐明该人群进行IVT的获益和风险。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重磅推荐:

微信图片_20220315165836.png


相关链接

头痛的快速甄别技巧及规范诊疗,划重点!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颈动脉蹼的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6种影像学表现、疾病诊断、4种治疗,太实用了!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头晕/眩晕的识别、诊断与鉴别思路,核心要点已送达!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分享一个院前卒中分诊系统,分诊流程一表掌握!


神经影像问答:脑干梗死后华勒氏变性(WD)有什么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


脑血管“再通”与“再灌注”,有什么区别?


二甲双胍、碘过敏……CT、CTA等检查前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现脑血管狭窄,怎么进一步筛查?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一例并指南复习  

Neurology:脑小血管病越严重,血肿体积越小,血肿扩大概率越低


自身免疫性脑炎伴精神症状的规范化管理

 

王孟教授:真实世界研究中缺失值和离群值的处理


颅内脑外出血与磁共振多序列影像评估

 

静脉溶栓适应证的选择思考


侧支循环,CTA如何评估? 


迟发性脑缺血:升压和正性肌力治疗方案 


重磅!JAMA Neurology发表缪中荣教授团队

全球首项颅内药物涂层支架临床试验结果

 

JAMA N:鉴别淀粉样发作和TIA的重要性


【“神”问妙答 】时间窗不确定的临床症状轻微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否溶栓?

    

淀粉样变性脑血管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