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2021年12月来自宾大神经内科的Scott E. Kasner等在 Stroke 上发表了题为《伴PFO缺血性卒中和TIA的管理:不确定性和争论》的综述。
摘要
多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于归因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的卒中患者,PFO闭合术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然而,在患者选择、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争议。我们总结了关于这些具有挑战性主题的可用数据,并试图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清晰和未来的方向。
正文
多年来,脑栓塞与卵圆孔未闭(PFO)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存在不确定性和争议,尤其是在比较神经学家和心脏学家的观点时。从静脉循环到动脉循环的反常栓塞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合理的,但很少当场检测到。流行病学研究为PFO与卒中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大部分辩论集中在PFO闭合术是否有效和安全的问题上。幸运的是,通过广泛的跨学科合作,完成了6项随机临床试验(RCT)(表1)。其中,3项试验在主要分析中发现闭合术治疗优于药物治疗,另1项试验对长期随访的关键性二次分析发现其优越性。
多个试验水平的荟萃分析证实了闭合术的疗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优势比(OR)为0.44(95%CI,0.23–0.85)(图1)。基于这些一致的结果,新的指南和立场文件已经发表,支持在仔细筛选的患者进行关闭术。此外,尽管PFO患者的卒中长期以来被归类为隐源性卒中,但有人认为PFO相关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独特和特殊的病因机制。
尽管数据和临床建议趋于一致,但许多问题仍未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与卒中和PFO相关的出版物大幅增加,在2017年至2018年达到高峰,当时同时公布了3项阳性试验,并显示了关闭术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尽管这些研究为这一主要问题提供了一致的答案,但随后的出版物持续增加的趋势表明,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图2)。我们试图在这里为一些关键问题提供一个框架,并希望在正在进行的研究中继续解决这些问题。
流行病学
在年轻和老年患者中,真正归因于PFO的卒中比例是多少?
全世界每年约有345000名18至60岁的患者表现为PFO和不明原因的栓塞性卒中。PFO与隐源性缺血性卒中之间的相关性在年轻人群中尤为明显,但PFO也可能在老年卒中患者中发挥致病作用。对23项纳入3364名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总结了证据。在age-inclusive的研究中,隐源性卒中病例中PFO患者的比例为12%至78%(中位数40%),而在已知原因的缺血性卒中的对照组中PFO患者的比例为6%至33%(中位数20%)。在年龄较轻的患者中(通常<55岁),尽管各试验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隐源性病例中PFO的发生率为29%-73%(中位数56%),对照组为0%-33%(中位数14%)。在老年患者中,相应的数字为16%至38%(中位数28%),对照组为8%至23%(中位数13%)。这些研究的随机效应荟萃分析表明,隐源性卒中患者PFO的几率比对照组高2.9倍。在纳入年轻患者的研究中观察到更强的相关性(OR,5.1[95%可信区间,3.3–7.8]),而与老年患者的相关性较弱,但在统计学上仍然显著(OR,2.0[95%可信区间,1.0–3.7])。
然而,大约四分之一人群存在PFO,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普遍良性的表现。因此,尽管隐源性卒中可能与PFO有关,但有些可能是偶然的,即使在那些没有其他确定来源的卒中患者,也是如此。合理地说,对偶然发现的PFO进行关闭术将使患者受到伤害而无益处,而指数事件的实际原因未得到解决。已经检测到的PFO与卒中之间的致病关系,通过贝叶斯方法已经解决了这个临床问题。在隐源性卒中患者中,33%(28%–39%)PFO可能是巧合,与卒中无关。这种可能性对患者年龄敏感,年轻患者中有20%(16%–25%)和老年患者中有48%(34%–66%)是巧合;当存在房间隔动脉瘤(atrial septal aneurysm,ASA)时,与卒中病因无关PFO的发生概率较低。在病因不明的中青年卒中患者(<55岁)中, 42%的PFO是可能病因,14%是巧合,44%无PFO;在老年患者中,15%的PFO是病因,13%PFO存在但非因果关系,72%不存在PFO。
有没有方法可以可靠地识别出卒中风险最高的患者?
尽管PFO与卒中风险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实证联系,但在个体患者中确认致病性关联仍具有挑战性。研究已经确定了病史、脑成像和实验室特征,这些特征提高了PFO与其他隐源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学之间的相关性。下一节将详细讨论ASA、分流大小和通道长度(tunnel length)等心脏解剖特征。Valsalva动作期间或之后立即发生的卒中,提示PFO应承担责任,Valsalva动作如举重、排便紧张、性交、咳嗽、打喷嚏或呕吐,或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血流动力学特征,如大PFO、慢性肺动脉高压、Valsalva动作和Mueller动作可能引起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流量增加,增加了静脉血栓栓子通过房间分流的可能性。
当并发下肢深静脉或浅静脉血栓时,或在卒中发病后48至72小时内记录到肺栓塞时,PFO作为病因的可能性增加。应仔细评估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最近的不活动(如长途旅行、手术或疾病)、脱水、静脉高凝状态(如蛋白C和S缺乏、因子V Leiden突变或凝血酶原基因突变),静脉淤血的解剖学原因(如May-Thurner综合征)或既往静脉血栓栓塞史。最后,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较年轻以及没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吸烟习惯,这些进一步支持PFO的因果关系。
脑栓塞典型分布在大主干动脉和小远端分支动脉,分别引起孤立的大、表浅-深或深部梗死和孤立的浅表梗死。小单个穿通动脉闭塞而引起的孤立的、小的、深部梗死是罕见的。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