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前文回顾↓↓↓
肝穿活检的禁忌证因采用的穿刺技术不同或穿刺针型号不同而有所区别。临床上须审慎、充分评估利弊以决定是否实施,应在术前详细告知肝穿活检必要性,风险及替代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
1.肝穿禁忌证
(1)临床考虑肝血管瘤、肝多房棘球蚴病;(2)肝外梗阻性黄疸;(3)有明显出血倾向,或严重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4)昏迷或其他疾病不配合者;(5)穿刺路径有感染病灶。
2.肝穿活检风险增大的情况
(1)血小板计数减少:本共识将需要术前处理的血小板计数设定为50×109/L应该是合理的。从几项回顾性研究看,血小板计数≥50×109/L相对来说更加安全,而血小板计数<50×109/L会增加侵入性操作术后大出血风险,此时可考虑风险相对较小的经静脉途径穿刺。若无经静脉肝穿活检的技术条件,建议经过治疗后再考虑经皮肝穿活检。
(2)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与肝硬化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增大显著相关,是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术后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但其他多项研究提示它却不能很好预测侵入性操作术后出血风险。APTT延长患者应注意排除血友病。
(3)大量腹水:因大量腹水使肝脏与腹壁分离较远,肝穿活检后出血或胆汁漏不易被腹腔网膜所包裹、局限,可能造成腹腔内大出血或弥漫性腹膜炎。可考虑经静脉途径穿刺。
(4)肝淀粉样变性:由于早期有肝活检术后出血和死亡的报告,淀粉样变常被列为禁忌证。如果强烈怀疑肝脏淀粉样变,可通过皮下脂肪或直肠活检,因为大多数淀粉样变病例是系统性的。然而,如果肝脏淀粉样变性可能性低,并且肝肿大的病因不确定,也可经静脉途径穿刺。
(5)肝脏囊性病灶:现代影像学检查通常可以鉴别肝脏囊性病变,一般无须肝穿活检。由于囊性病灶可能与包括胆管在内的多种结构相通,穿刺相关并发症(如胆汁漏)发生率和风险较大。因此,仅限于其他检查手段难以明确且须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操作时注意避开囊腔而穿刺病灶的实性成分。
(6)妊娠:目前的研究表明,妊娠期行穿刺可能会略增加早产的风险,需权衡利弊,患者病情允许时可待产后实施。
(7)其他:血友病,严重贫血没有纠正时,医院血库缺乏适合患者的稀有血型血液,严重高血压,或有其他威胁生命的脏器疾病或功能不全(如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慢性肾衰患者,此类患者常有消耗性凝血功能不全和低纤维蛋白血症),穿刺中和穿刺后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大,且出血后处理较为棘手,建议暂缓肝穿活检,待病情改善或准备充分后再实施。例如对于接受慢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透析通常在肝活检之前进行。也可经颈静脉途径穿刺。
内容节选自《肝脏穿刺活检湘雅专家共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