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10万人数据显示,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肠镜对肠癌筛查意义重大丨研究速递

2021-04-22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内镜非原创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发病率第三的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2020年全球新增CRC确诊190万例,大约造成93万人死亡。通过积极筛查实现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CRC死亡率。

结肠镜检查是CRC筛查的核心环节,可在检查同时取组织活检,或在镜下切除早期病变,配合病理检查可作为CRC确诊的“金标准”。但相对较高的费用,检查前的饮食限制、肠道准备环节,检查时的痛苦与并发症风险,常常让人望“镜”却步。

可是,因为检查的痛苦和有创操作的风险,就可以拖延甚至拒绝结肠镜检查吗?

答案是否定的。近日,由意大利威尼托肿瘤登记处Manuel Zorzi领衔的团队在Gut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回顾分析了威尼托大区CRC筛查项目十多年的数据,发现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阳性的参与者中,拒绝结肠镜检查的人群因CRC死亡的风险,是及时接受结肠镜检查者的2倍。

与传统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gFOBT)相比,FIT敏感性更高,且不易受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在实际应用中已逐步取代gFOBT,成为常用的CRC人群无创初筛手段。

威尼托大区从2002年起实施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目标人群为50-69岁居民,每2年接受一次FIT。工作人员会给FIT结果阳性(每克粪便>20微克血红蛋白)的参与者打电话,告知其FIT结果和疾病风险,建议结肠镜检查,并介绍内镜检查前的术前访视、肠道准备等工作。FIT与结肠镜均为免费。

上述举措使得80%的FIT阳性参与者,在FIT检查后3个月之内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其中32.4%通过结肠镜被诊断为进展期肿瘤(4.6%为结直肠癌,27.8%为进展期腺瘤)。


微信图片_20210421101320.jpg

结直肠进展期肿瘤并不等于结直肠癌,是指具备以下至少一项特征的癌或腺瘤:1)直径≥10mm;2)伴高级别异型增生;3)组织学呈绒毛状或管状绒毛状

(图片来源:Gastroenterology)




在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期间,有1127093人参与这一筛查项目,并接受一次或多次FIT,其中113008人有至少一次阳性结果。1585人因不符合条件被排除出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的有111423人。

88013人通过该筛查项目接受了结肠镜检查,被分入依从组,剩余23410名FIT阳性者被归入不依从组。研究人员分别统计了上述两组的CRC累积发病率、CRC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全因死亡率并进行比较。

依从组有3549人(4.03%)确诊CRC,不依从组882人(3.77%)确诊CRC。FIT检查阳性后一年内,被诊断出的CRC患者比例在依从组为90.1%,不依从组为62.9%,两组CRC患者确诊时的分期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



微信图片_20210421101324.jpg

两组参与者的CRC累积发病率,绿色为依从组,橙色为不依从组



依从组CRC的10年累积发病率为44.7/1000,不依从组为54.3/1000。FIT后数月,依从组因为积极筛查,CRC累积发病率增长较快,但由于结肠镜可及时发现并切除癌前病变,随后的CRC累积发病率降低;不依从组第一年累积发病率增长较慢,后多因出现症状就医而确诊,累积发病率快速增长。

从随访第6年开始,不依从组的CRC累积发病率超过了依从组!



微信图片_20210421101329.jpg

两组参与者的CRC累积死亡率,绿色为依从组,橙色为不依从组



依从组CRC患者10年累积死亡率为6.8/1000,不依从组为16.0/1000,不依从组的CRC所致累积死亡率从随访初期即高于依从组,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二者差异进一步拉大。整个随访周期中,不依从组的CRC累积死亡率比依从组高出103%!

依从组的全因死亡率为3.97%,CRC死亡率为0.38%;不依从组全因死亡率为8.52%,CRC死亡率为0.72%。考虑到不依从组本身死亡风险更高,更应该鼓励这类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从而帮助拯救生命。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出现FIT阳性结果,应尽量接受结肠镜检查,否则会明显增加CRC致死风险。同时,由于FIT阳性可能已经是进展期腺瘤和CRC的表现,结肠镜检查除了有助于处理癌前病变,还可协助进展期肿瘤的诊断与后续治疗,这一点从依从组参与者随访初期,CRC累积发病率快速增长也可以看出。

所以遇到该做结肠镜检查的情况,千万不能拖延!

美国从20世纪便开始推广CRC筛查,2000年全国50岁以上人群的结肠镜筛查率为20%,2018年升至61%, CR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从80年代起持续下降。近期斯坦福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提出,结肠镜检查的起始时间或应从50岁下调至45岁。



微信图片_20210421101332.jpg

美国50岁以上人群结肠镜筛查与CRC发病率变化

图片来源见参考文献



与发达国家富有成效的二级预防工作相比,我国CRC筛查工作虽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时至今日,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远低于美国及日韩,早期CRC的诊断率也明显落后于日本和韩国。

2012年我国就启动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16个省份通过风险评估,初筛出CRC高风险者18万人并建议给出结肠镜检查建议,但最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参与者比例不足14%。

在提升公众意识和参与度方面,我国的预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各位知道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性了吧?不过也不用对它感到恐惧,《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推荐的CRC筛查目标年龄为50-75岁,高危人群直接接受高质量结肠镜检查,非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为:

(1)FIT,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

(2)粪便DNA检测,建议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

(3)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10年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文章首发自奇点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