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直击现场!CCI-CIT特刊最佳论文在线共享|CIT2021 Online

2021-05-19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会议
原创 CIT

微信图片_20210510171752.jpg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理事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美国心血管研究基金会联合协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线上会议(CIT2021 Online)近期成功召开。



2015年,CCI(Catheterization &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与CIT合作出版了以“中国介入心脏病研究最新进展”为主题的中国特刊,此后每年连续出版。


今年的CCI-CIT特刊再次如期与大家见面,5月7日上午8点,本年度的CCI-CIT特刊最佳论文(Best of CCI-CIT Special Issues)专场准时开始直播。


CCI主编Steven R. Bailey教授致开场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上海市同济医院刘学波教授,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瑶俊教授线上参与讨论,专场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卜军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259.jpg



CIT2021 Online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01.jpg

首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涂圣贤教授分享了题为QFR技术评估包含分支血管冠脉狭窄功能学意义:一项利用单幅冠脉造影基于Murray定律新技术的报告。



该研究旨在明确单个血管造影角度评估定量血流分数QFR诊断临界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对所有参与FAVOR II中国研究(FAVOR II China study)的患者(306例患者,330根血管)进行了事后分析。本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勾画包括侧支在内的主要心外膜冠状动脉管腔轮廓。基于Murray定律重构参考直径降阶函数,并用于QFR计算。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04.jpg


在FAVOR II中国研究人群中进行基于Murray定律的QFR(μQFR)验证,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投影角度的血管造影中计算μQFR,优先选择兴趣段血管暴露最佳的体位进行分析。血流动力学显著性冠状动脉狭窄定义为FFR≤0.80。


结果显示,μQFR与FFR表现出极好的相关性(r=0.90, P<0.001)和一致性(均方差=0.00±0.05, P=0.378; 绝对值的内相关系数= 0.91 [95% CI: 0.89 - 0.92])。使用FFR≤0.80来定义血流动力学显著性狭窄,血管水平μQFR的诊断准确性为93.0%(95% CI: 90.3 - 95.8%),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7.5%(95% CI: 80.2 - 92.8%),96.2%(95% CI: 92.6 - 98.3%), 92.9%(95% CI: 86.5 - 96.9%), 93.1%(95% CI: 88.9 - 96.1%),23.0(95% CI: 11.6 - 45.5)和0.13(95% CI: 0.08 - 0.20)。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07.jpg

在μQFR分析中,为了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变异性,随机选择50例患者,1周后由同一分析师和另一名分析师按照相同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再分析,并对彼此间或之前的计算结果保持盲态。结果显示μQFR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变异性分别为0.00±0.03和0.00±0.03。


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4日在线发表。



CIT2021 Online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09.jpg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达教授团队成员随后分享了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冠脉钙化情况及斑块不稳定关系的研究。



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IVUS检查的ACS患者328例,最终入选234例,按ALP水平(<68,68~80,>80 IU/L)三分位进行分组。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11.jpg


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观察到ALP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点状钙化、最小管腔面积(MLA)≤4.0 mm2和斑块负荷(PB)>70%之间的独立关联。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15.jpg


与ALP三分位分组最低组相比,ALP水平最高组发生钙化的风险较高(OR=2.85;95%CI,1.38-5.90;P=0.005),点状钙化(OR=1.86;95%CI,1.09-3.84;P=0.012),MLA≤4.0 mm2(OR,3.32;95%CI,1.51-7.28;P=0.003),PB>70%(OR,4.59。95%CI,1.83-11.50;P=0.001)。


将ALP水平作为连续变量或类别变量进行分析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此外,包括临床因素和ALP水平在内的模型显著提高了对冠状动脉钙化、点状钙化、MLA≤4.0 mm2和PB>70%的预测能力。


这一研究结果提示,ALP可能是钙化和斑块不稳定性的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3月10日在线发表。



CIT2021 Online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18.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董徽医生介绍了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SAAE)干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2个月的随访结果。



研究对41例伴高血压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了手术,39例获得成功。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20.jpg


术后1个月时,家庭血压和24小时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4/9 mmHg和10/7 mmHg,12个月时分别降低13/7 mmHg和11/7 mmHg。1个月和12个月时,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量分别减少了1种和1.1种。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24.jpg

患者基线时醛固酮为524.0 pmol/L,12个月时降至293.4 pmol/L。血钾从3.0 mmol/L增加到4.1 mmol/L。


使用药物补钾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使用率分别从87.1%和89.7%下降到28.2%和17.9%。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27.jpg


围手术期及随访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该研究结果提示,超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干预醛固酮腺瘤的方法,其用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效、可行,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有潜力的方法。


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2月19日在线发表。



CIT2021 Online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29.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Abigail Demuyakor博士分享话题:阿托伐他汀60 mg对斑块的稳定作用与瑞舒伐他汀10 mg相当吗?



入组患者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接受OCT和IVUS检查,按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分为阿托伐他汀60 mg组(n=27)和瑞舒伐他汀10 mg组(n=23)。使用回归分析研究了随访期间生物标志物的绝对变化和百分比变化与纤维帽厚度(FCT)间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31.jpg


结果显示,6个月后,阿托伐他汀60 mg组患者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113.5 mg/dl降至65.5 mg/dl,瑞舒伐他汀10 mg组患者平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100.2 mg/dl降至72.2 mg/dl。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33.jpg


基线到12个月,两组患者的FCT持续增加(分别为P<0.001, P<0.001),平均脂质核心角度(Mean lipid arc)显著减小,阿托伐他汀60 mg组(189.0±55.9°, 170.9±60.2°, 155.6±50.6°, P<0.001)、瑞舒伐他汀10 mg组(160.0±45.6°, 151.2±48.5°, 141.1±52.9°, P=0.010)。两组斑块负荷均无明显变化。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35.jpg


研究结果提示,在斑块形态改变方面,阿托伐他汀60 mg与瑞舒伐他汀10 mg的降脂疗效相当。阿托伐他汀60 mg较瑞舒伐他汀10 mg有更强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而瑞舒伐他汀10 mg能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该研究2021年4月17日在线发表。



CIT2021 Online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41.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天杰医生分享了纳入2659例患者的PCI支架内再狭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随访30天和5年研究结果。



研究选取2010年至2013年在阜外医院接受ISR-CTO(n=212)或de-novo CTO(n=2447)的PCI患者。分析30天和5年的临床结果。主要终点为随访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次优再通结果(合理的、不理想的或失败地再通)。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43.jpg

结果显示,ISR-CTO PCI的次优再通率高于de-novo CTO PCI(P<0.01)。术前syntax评分(OR:1.06;95%CI:1.0 2-1.10;P=0.002)和闭塞长度≥2 0 mm(OR:2.70;95%CI:1.4 6-4.98;P=0.001)是ISR-CTO PCI次优再通不佳的预测因素。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45.jpg


在接受ISR-CTO PCI的患者中,心源性死亡(P=0.03)和30天全因死亡率(P=0.05)较高。ISR-CTO组在5年时有较高的心肌梗死发生率(P=0.07)。次优再通(风险比:2.56;95%可信区间:1.13-5.83;P=0.025)是ISR-CTO长期主要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微信图片_20210510174348.jpg


研究结果提示,ISR-CTO PCI的次优再通、30天心源性死亡和长期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de-novo CTO PCI。次优再通是ISR-CTO PCI术后长期主要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该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5日在线发表。


中国医学论坛报  慧敏  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