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57岁大叔罹患舌癌,割肉造舌实现“无缝对接”

2020-12-24作者:论坛报肿瘤小编资讯
头颈部肿瘤原创

“我不想再遭罪了,也不愿意做手术了。”


2019年底,舌癌复发的郑大叔架不住疼痛,来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头颈外科主任魏明辉的诊室里,声泪俱下讲述了七年前做手术的痛苦经历,这个阴影他当时选择了保守治疗。


不到半年,他却找到了魏明辉,主动要求手术。这次,魏明辉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支持深圳医院科室建设的教授倪松携手,切掉了他的患癌舌头,并从他大腿上取了一块肉,为他再造了一个“舌头”,让舌癌患者保住了生活质量。

1.png

长期靠胃导管进食

“手术恐惧症”大叔迎来了噩梦般地复发

今年57岁的郑大叔是深圳的一名公务员,7年前曾因舌头边缘长肿瘤,做过一次舌癌扩大切除术和游离皮瓣转移修复术,伴随而来的是长时间的伤口疼痛和进食受限。

去年12月,郑大叔舌根部又长了个樱桃般大小的肿瘤。经多方打听,他慕名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接诊的头颈外科主任魏明辉一眼看出他舌癌复发,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

然而,郑大叔觉得自己真无法再承受一次手术,这种“恐惧症”让他选择了保守的放疗治疗。但几次放疗后,又因出现严重的喉部反应、吞咽困难等症状,便直接放弃治疗回家了。

直到今年4月,郑大叔疼得越来越严重,实在无法忍受,才下决心再次来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我可以做手术,但希望不要影响吞咽及讲话功能。”

为了增强大叔来之不易的信心,魏主任握着他的手安抚他:“您放心,这个手术我很有信心,北京总院的‘修复大师'倪松教授近期也在深圳指导工作,我可以邀请他一起完成这个手术,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2.png

手术中

不让患者做“无人”

新舌不仅要活下来还要美观

郑大叔的影像报告显示,肿瘤面积已占舌部的二分之一,深部已达口底、会厌处,同时广泛累及口底肌群,与舌动脉、咽动脉等血管关系密切。

为了彻底清除癌细胞,魏明辉联手倪松为他制订了“换舌”的治疗方案——舌癌联合根治手术+皮瓣转移修复手术,这样既能保全生命,又能恢复其“舌头”的吞咽和咀嚼功能。

“考虑到舌体重建所需要的皮瓣组织量比较大,决定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舌再造术,即从大腿外侧取一块带有血管的皮瓣,为患者再造一个完整的新舌头”。倪松教授说:“这可不是简单的‘拆东墙补西墙’,必须确保皮瓣与切口完美对合,同时还要将纤细的血管吻合,这样才能保证这块肌皮瓣的存活。”

修补舌体时需要借助显微镜,在口腔这一极其狭窄的空间里完成如牙签纤细的动静脉血管吻合。这样复杂的手术,不仅对医生操作技巧的精细程度要求极高,而且对医生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手术在保留器官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缺损部位的外形。

3.png

手术后

2毫米的血管上穿针引线

10天后能进流食能讲话


日前,大叔被送入手术室,倪松教授、魏明辉主任带领团队“兵分两路”同时进行,一路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另一路则取患者左大腿外侧皮瓣,之后与缺损舌体进行“无缝对接”。

首先为郑大叔切除肿瘤组织,清扫淋巴结,之后再缝合上从大腿取下的那块鹅蛋大小的皮瓣。

这台手术最复杂的环节需要借助显微镜,利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手术线,将皮瓣上的数条血管与颈部动静脉对接起来,由于后者直径只有2毫米,医生只能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接一根血管就要耗时数十分钟。

待皮瓣缝合后,还要进行整形,塑造成舌头的样子。

整个过程中,队成员表现出了惊人的协作能力,分工明确,环环相扣,最终完成了一次6小时的完美“团战”。

术后皮瓣愈合及血运良好,舌头外观明显改善,郑大叔和家属都非常高兴。10天后,郑大叔便可讲话及进食流质。目前,他恢复良好,吞咽顺利,说话也较为流利,正在进行下一步辅助化疗。

据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头颈外科作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有着一流的手术团队,更有癌症防治“国家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作为强大支撑。

据悉,应用显微外科游离组织移植是头颈及颌面恶性肿瘤修复的一种重要方法,“舌体再造术”既能起到口底大面积缺损的充填作用,又解决了舌癌患者无舌、吞咽以及失去语言能力等问题,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舌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通讯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宣传科

编辑  中国医学论坛报  郝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