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是肝细胞癌(HCC)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HBV相关的HCC患者,HBV再激活是HCC患者的关键不良预后因素。
既往研究显示,HBV相关HCC患者在手术切除、介入等治疗后,均存在HBV再激活风险,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总生存。那么,如果HCC患者同时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是否会进一步增加HBV再激活的风险?接下来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项评估PD-1/PD-L1抑制剂治疗对HBV+HCC和HBV-HCC患者的不同疗效进行的汇总分析结果表明,HBV+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比例)与HBV-患者相当(OR 0.68,P=0.21),但是疾病控制率(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患者比例)较HBV-患者显著更低(OR 0.49,P=0.02)。
PD-1/PD-L1轴是维持免疫稳态的关键通路,阻断PD-1/PD-L1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导致HBV再激活:
▶ 导致肝细胞破坏,使得肝细胞内潜伏的病毒被释放到循环中;
▶ 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增殖,从而促进免疫抑制,导致HBV再激活。
2019年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首次探讨PD-1/PD-L1抑制剂治疗肿瘤患者导致的HBV再激活风险,共纳入114例HBsAg阳性的肿瘤患者,接受至少1个周期PD-1/PD-L1抑制剂治疗,主要终点为HBV再激活的发生率。HBV再激活定义为:HBV DNA较基线增加≥2 log(即100倍);基线HBV DNA不可检测的患者,HBV DNA≥3 log(即1000)IU/mL;或基线未检测HBV DNA的患者,HBV DNA≥4 log(即10000)IU/mL。
研究显示,在114例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HBsAg阳性肿瘤患者中,6例(5.3%)发生了HBV再激活,其中4例因此而停药或延缓免疫治疗。HBV再激活的中位时间为启动免疫治疗后18周。
早期的临床试验通常会排除合并HBV感染患者,但随着ICI的不断获批,要求在ICI治疗时合并使用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试验越来越多,例如checkmate-040(纳武利尤单抗)和Keynote-224(帕博利珠单抗)试验均要求患者在开始ICI治疗前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近期发表的一项在不可切除HCC患者中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探讨了在接受ICIs治疗的HBV感染患者中,核苷(酸)类似物(NAs)对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
研究纳入62例CHB患者或已恢复的HBV感染并且不能切除的HCC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其中接受NAs(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的患者54例(HBV DNA≤100 IU/mL患者35例,HBV DNA>100 IU/mL患者19例),未接受NAs治疗的患者6例。HBV再激活定义为HBV DNA自基线增加10倍,或HBsAg阴性病例重新出现HBsAg,或HBV DNA自不可检测升高1000 IU以上。
结果显示,接受NAs治疗的患者(n=54例),无论基线HBV DNA水平,在ICI治疗期间均未发生HBV再激活;在6例未接受NAs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在开始ICI治疗后第9周发生了HBV再激活,这表明ICI治疗期间使用NAs可以有效预防HBV再激活。
综上所述,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HBV相关肝癌患者存在HBV再激活风险,建议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全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预防HBV再激活。
文章首发自肝胆相照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