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2 年6月24~26日,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的《第五次全国肝病相关感染学术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会议。
6月24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赵守松教授解读了2020年版《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小编将分三部分为大家介绍。
本期为大家带来: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治疗流程及治疗方法
点击回顾相关内容↓↓↓
讲者: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赵守松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PVT) 是否需要治疗、何时启动治疗以及采用哪种治疗方式,取决于 PVT 的分期、严重程度、范围,临床表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出血风险,以及随访期间血栓动态变化结局等。
对于肝硬化急性症状性 PVT,一旦出现肠缺血或肠坏死表现,应及时联系外科医师商讨手术的必要性。
对于肝硬化非急性症状性 PVT,可根据 PVT 的严重程度、范围和动态演变,酌情考虑是否采取抗凝药物治疗。
赵守松教授强调,急性症状性PVT 应尽早启用抗凝药物治疗,以再通血管并预防血栓蔓延;急性症状性 PVT 抗凝治疗无效且出现肠缺血、肠坏死表现,应积极请外科医师会诊,探讨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图1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初步治疗流程
肝硬化 PVT 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抗凝治疗的主要适应证为急性症状性 PVT、等待肝移植、合并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伴有近期出血史、重度GEV、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肝硬化 PVT 患者应暂缓抗凝治疗。
肝硬化 PVT 患者抗凝治疗前,应进行内镜和血液学检查,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尽早抗凝可有效安全治疗非肿瘤、非肝硬化急性PVT,这一点已形成共识。
存在 GEV 高危出血风险的肝硬化 PVT 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建议启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和(或)内镜下治疗进行 GEV 破裂出血的一级预防。
既往有 GEV 破裂出血的肝硬化 PVT 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建议启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和内镜下治疗进行GEV 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
抗凝药物类型的选择
低分子肝素和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对代偿期肝硬化伴PVT患者相对安全、有效。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对于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需要进一步评估。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1 个月后口服华法林5 个月的抗凝治疗方案对肝硬化 PVT 患者安全、有效。
抗凝治疗疗程
对于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或既往有肠缺血、肠坏死、等待肝移植、存在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扩大门脉高压的共识:Baveno Ⅵ共识研讨会报告》及《EASL临床实践指南:肝脏血管疾病》推荐抗凝治疗疗程常为6 个月以上;门静脉完全再通后仍需继续抗凝治疗数月或直至肝移植手术;对于肠系膜静脉血栓或既往有肠缺血或肠坏死、等待肝移植、存在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有研究显示,抗凝治疗有助于促进血栓的再通,阻止PVT进展和降低曲张静脉出血。
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出血管理
抗凝治疗过程中发生出血事件,建议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延缓使用或停用抗凝药物;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应及早行内镜检查和治疗;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时,及时使用拮抗剂,并进行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输注等替代治疗。
抗凝治疗后的监测与随访
抗凝治疗成功后定期监测门静脉通畅性,以评估血栓是否复发。
溶栓治疗肝硬化 PVT 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溶栓前需判断以下问题:首先要排除禁忌证,如近期大手术、近期创伤史、近期未控制的活动性出血、严重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等。其次是评估患者的意愿及整体情况,如年龄、营养状况、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最后再考虑适应证,溶栓治疗的最佳适应证是急性症状性 PVT,伴有血浆 D-二聚体水平增高,且门静脉高压症状轻,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条索化PVT 或广泛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不适合溶栓。
肝硬化 PVT 患者行 TIPS 的适应证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效果欠佳或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合并 GEV 出血但常规内科止血疗效不佳、急性症状性 PVT 合并 GEV 出血。但对于高危 GEV 但未出血的PVT 患者,是否可早行 TIPS 值得进一步探讨。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