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二甲双胍控糖不佳,增加药量还是采用复方制剂? | 内分泌研究展播

2024-04-16作者:论坛报苌田田资讯
原创


成果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随机试验

公布会议:2023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2023)学术会议口头报告

通讯作者:郭立新

主要作者单位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推荐理由


2023年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2023)年会上,公布了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教授牵头开展的重磅研究成果,揭示了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相较于上调二甲双胍用量,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在控制血糖、改善血脂、降低血液循环炎症水平方面效果更佳,可为患者带来有益影响。



研究解读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率。由于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不同,二者联合应用有望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依从性。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增加二甲双胍剂量与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在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项为期16周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试验在中国的15家医院开展,招募了年龄在18~65岁之间且既往接受750~1500 mg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基线时,患者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7.5%~10%;空腹血糖水平为7~13.9 mmol/L;BMI为19~45 kg/m2。按照1∶1的比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 试验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15 mg/500 mg),每日3次;② 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2500 mg或最大耐受剂量,0~2周内逐渐增量。主要研究终点是第16周HbA1c≤6.5%和HbA1c≤7.0%的患者比例。


2020年5月6日至2022年3月1日,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有145例、148例患者被纳入全分析集(FAS),即至少服用了一次研究药物。对照组和试验组构成有效病例的患者分别有129例和136例,这部分患者被纳入符合方案集(PPS)。


在第16周时,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有利于实现HbA1c达标。对照组中HbA1c≤7.0%的患者有79例(54.48%);试验组有103例(69.59%)。对照组中HbA1c≤6.5%的患者有49例(33.79%);试验组有68例(45.95%)。对照组患者HbA1c平均值为7.04%±0.08%;试验组为6.73%±0.08%。对照组患者HbA1c水平相对于基线的变化为﹣0.71%±1.182%;而试验组为﹣1.12%±1.13%。


安全性方面,对照组有13例(8.84%)患者报告了21起不良事件,而试验组有14例(9.59%)患者报告了21起不良事件。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总体来说,这项多中心随机试验表明,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治疗16周比上调二甲双胍剂量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介绍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郭立新教授.jpg
通讯作者

郭立新

北京医院 ·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CDTM副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副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医学参考报·内分泌专刊》主编;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糖尿病共病、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发表论文31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获首届”国之名医”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