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HIV红丝带符号创始人离世

2021-05-0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非原创 HIV


微信图片_20210507162525.jpg


红丝带是艾滋病毒及艾滋病的国际认知符号,它于1991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红丝带代表了对艾滋患者的关心与支持。
 
帕特里克·奥康奈尔(Patrick O 'Connell)是“视觉艾滋病”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正是该组织推出了艾滋病国际符号红丝带。
 
帕特里克·奥康奈尔于今年3月23日,在一家位于曼哈顿的医院去世,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终年67岁。
 
20世纪80年代,奥康奈尔是纽约市同性恋群体的一员,当时艾滋病正在同性恋群体中肆虐,但却很少在其他地方被谈起。
 

微信图片_20210507162529.jpg

 
当这种被误解的疾病屠杀民众时,美国政府却基本上保持沉默。因此,奥康奈尔与他人联合创办了“视觉艾滋病”组织,目的是发起认知活动,鼓励人们谈论艾滋病并了解其影响。
 
“红丝带”是其中的一项活动,他带头发起了“红丝带计划”,组织了“红丝带聚会”活动,参与者将红丝带折叠成现在常见的环状。
 
为了让红丝带计划带来巨大的影响,奥康奈尔游说他们在百老汇的熟人,让他们在1991年托尼奖的颁奖典礼上佩戴丝带。
 
游说非常成功,当晚百老汇名人都佩戴了红丝带,并很快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红丝带是第一条疾病认知丝带,现在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丝带代表不同的疾病。
 
奥康奈尔和视觉艾滋病组织还发起了其他宣传活动。在“无艺日”(Day Without Art)活动中,博物馆把艺术品取下或包裹起来,代替艺术品出展的是有关艾滋病毒和安全性行为的信息。在世界艾滋病日,该组织的“无光之夜”活动让纽约市多处知名地标熄灯15分钟,以此来反思艾滋病带来的影响。
 
“人们想说点什么,但不一定总是带着愤怒和对抗。他们可以这样做。即使这只是简单的第一步,对我来说也很好了。他们刚刚开始。”奥康奈尔在1992年《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说。

文章首发自红枫湾关艾(艾滋防控健康服务平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