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60%的肿瘤患者都会有这种贫血,该怎么办?

2020-08-21作者:阿晔资讯

癌性贫血(CRA)是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根据2012年中国相关数据,中国CRA的发病率高达60.83%,与欧洲基本持平(63.4%),但治疗率却仅为6.9%,与欧洲相差甚远(38.9%)[1][2]。


癌性贫血不仅会影响患者预后,还是导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也常常会让很多患者“苦不堪言”。因此,医生在治疗肿瘤这种“大”病时,对于贫血这种“小问题”也应给予重视,生命、生活同样重要。那么,癌性贫血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该怎么治呢?

是什么导致了癌性贫血的出现?

癌性贫血的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气促、心悸等症状。癌性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2类:

1
肿瘤治疗方式导致

化疗药物尤其是铂类药物的广泛使用,是癌性贫血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新药的开发及药物之间的联合应用也使癌性贫血的问题日渐突出。


放疗导致的癌性贫血似乎并没有化疗那么引人注目。事实上,虽然化疗引起贫血的比例略高于放疗,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4%对60.0%,P=0.936)[1],都应该得到重视。

2
肿瘤本身及患者机体的情况导致

除了肿瘤治疗外,肿瘤自身及患者机体的一些状况也可能会引起癌性贫血。包括:


  • 肿瘤相关的出血

  • 肿瘤侵犯骨髓

  • 肿瘤引起的营养不良

  • 铁代谢异常

  • 肾脏功能损伤

  • 肿瘤相关的各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 炎症


其实,患者发生癌性贫血的原因可能不止以上提到的因素。一项分析湖北省594例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贫血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分期、体能状态、手术方式、抗肿瘤治疗方法的选择等密切相关[3]。


癌性贫血会对肿瘤患者产生哪些影响?

1
影响肿瘤的治疗

癌性贫血会加剧肿瘤乏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乏氧可能会导致肿瘤恶性进展,同时也会影响多种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从而影响肿瘤病人的预后[4]。


2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癌性贫血和乏力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经过治疗贫血改善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会随之改善,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哪些人是癌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不同的部位恶性肿瘤的贫血发生率不同,上消化道癌症患者的贫血发病率最高(66.99%),其次是乳腺癌(64.29%)、肺癌(60.38%)。


癌性贫血该怎么治疗?

目前治疗癌性贫血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和输血治疗。


那在临床遇到癌性贫血时,该使用哪种治疗方式呢?

根据最新的《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意见:

 

1
不主张将输血治疗作为首选

虽然输血治疗多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癌性贫血,但是因为血源日趋紧张、临床用血逐步规范等原因,指南指出,原则上不主张将输血作为癌性贫血治疗的首选方式。


2
建议在以下情况出现时,使用输血治疗

当Hb<60g/L或临床急需纠正缺氧状态时可考虑输血治疗;


恶性肿瘤发生大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肿瘤出血)造成的休克,需要快速输血治疗抢救生命。


3
EPO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

血红蛋白(Hb)<80g/L, 不建议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


血红蛋白(Hb)≤100g/L,是EPO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初始值。


血红蛋白(Hb)为110~120g/L,是EPO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目标值。


血红蛋白(Hb)>120g/L,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减少EPO剂量或者停止使用。


4
补充铁剂治疗

对于明确有缺铁者,给予补充铁剂治疗。但由于恶性肿瘤贫血中有相当部分是铁利用障碍所致,此类贫血不能以输血或补铁的方式进行,可注射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纠正。


写在最后

近年来,癌性贫血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对此多加关注,如果出现乏力等相应的症状应该及时告知医生,进行检查,尽早治疗。


希望有更多的肿瘤患者能够通过规范化的治疗,降低癌性贫血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5—2016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11):921-930。


[2] 


[3] 付皓云, 王绚璇, 甘宁. 湖北省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 2016, 36(18):4588-4589。


[4] CSCO肿瘤相关性贫血专家委员会. EPO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国专家共识(2010-2011版)[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 15(10):925-936。


声明.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