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常用降压药物主要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常见于利尿剂。利尿剂可能致的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出现低钾血症及低镁血症时可多食用钾含量丰富的食物,或加用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补钾、补镁。血钾浓度为3.0~3.5mmol/L,可口服补钾治疗,血钾浓度<3.0mmol/L,采取口服和静脉联合补钾,必要时经深静脉补钾。
常见于ACEI、ARB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肾功能恶化、补钾、联用保钾剂或合并糖尿病者易发生高钾血症。用药后1周需复查血钾,并定期监测,如血钾浓度>5.5 mmol/L,应减少药物剂量或停用。血钾浓度>6.0 mmol/L时,需降钾治疗,如口服钾结合剂。
ACEI、ARB 、ARNI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用时,应同用袢利尿剂。通常使用ACEI、ARB 、ARNI时不应同时加用钾盐,除非存在低钾血症。
常见于利尿剂。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者不需要治疗。若出现利尿剂诱发的痛风,一般选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如别嘌醇)。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慎用利尿剂,合并痛风者禁用利尿剂。
常见于螺内酯,可引起男性乳房疼痛或乳腺增生症,为可逆性,停药,可换用依普利酮。
常见于ACEI。ACEI引起的咳嗽特点为干咳,见于治疗开始的几个月内。咳嗽不严重可耐受者,可考虑继续使用,如持续咳嗽,影响正常生活及睡眠,可考虑停用ACEI,换用其他类别的药物如ARB。
常见于CCB。CCB 引起的牙龈增生,一般发生在服药后1~3个月,停药后1周左右肿大的牙龈即可缩小。服用CCB 者需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牙龈增生。
常见于CCB,其致血管扩张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和面部潮红,呈剂量依赖性,一般出现在用药初期,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自行消失或缓解。可出现踝部水肿,一般为双侧对称,有时会出现指压凹陷。可减少CCB剂量,改用其他CCB如左旋氨氯地平,或加用ACEI/ARB,若水肿严重可停用CCB,换用其他类型降压药物。
见于ACEI、ARB。ACEI、ARB治疗初期,肌酐水平可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如肌酐水平增高<30%,不需特殊处理,需加强监测;如肌酐水平增高>30%,应减量;若肌酐水平升高>50%或>310 μmol/L,应停用。大多数停药后肌酐水平趋于稳定或降至治疗前水平。肾功能不全者起始治疗后1~2周内应监测肾功能,并定期复查。避免同用肾毒性药物。
见于ACEI、ARB,其致血管性水肿较为罕见,多见于首次用药或治疗最初24 h内,当出现声带甚至喉头水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发生血管性水肿者终生禁用ACEI、ARB,且不应使用ARNI。
见于所有降压药物,应小剂量起始,特别是老年人、初次用药者。调剂量时需根据血压、心率等进行调整,一次调一种,不宜同时增加多种药物剂量。
见于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CCB)、地尔硫䓬(CCB)。用药后若出现心率低于50次,或有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头晕、疲劳),或出现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应减量甚至停药。
见于CCB,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CCB 均可能引起便秘、恶心、腹部不适,一般均能耐受,若症状持续且严重,需换药。
见于β受体阻滞剂,多数可于数周内自行缓解,某些症状较严重需减量。如无力伴外周低灌注,需停用β受体阻滞剂,如需重新启用,需换用其他β受体阻滞剂。
见于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高血糖、低血糖。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能使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并加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不适于糖尿病者。反复低血糖发作者慎用β受体阻滞剂,以免掩盖低血糖症状。普萘洛尔禁用于有低血糖倾向或家族史者。
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或α1/β受体阻滞剂(阿罗洛尔、卡维地洛等)对血糖的影响很小或无影响,适于糖尿病者,尤其是静息心率>80次/分者。α1/β受体阻滞剂慎用于闭塞的糖尿病肾病者、特发性低血糖症、控制不充分的糖尿病者,禁用于糖尿病酮症。
来源基层医界 作者高文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