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傅瑜教授:遵循指南并个体化选择抗血小板二级预防策略,将有利于降低我国卒中复发风险

2020-02-09作者:王国平主编账号经验
抗凝

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9正式发布。针对指南中非心源性栓塞的脑卒中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傅瑜教授,请她解读指南中抗血小板治疗推荐,并分享临床经验。


微信截图_20200209224153.png

“红色警报”,卒中成为我国医疗高负担

 我国是一个脑卒中负担较重的国家,在《柳叶刀》发表的21世纪全球脑卒中概貌中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红色区”,是全世界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卒中是造成我国国民寿命年损伤的第一病因,每5人中就有至少1人死于卒中。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脑卒中患病人数可达1242万,并且我国卒中的发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为此,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医疗负担沉重。

我国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现状不佳

 针对我国脑卒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现状,我们还需要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抗血小板治疗是公认的降低我国卒中复发和死亡的有效手段之一。CISRS研究分析了抗血小板治疗与卒中复发和死亡的关系。研究纳入了我国1951例卒中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58%的死亡风险和42%的卒中复发风险。然而,我国的卒中死亡率和复发率仍居高不下。中国国家卒中注册研究(CNSR研究),是中国第一项全国性的卒中注册研究。研究纳入了18344例缺血性卒中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分析了二级预防措施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3个月后,仅46.2%的患者仍然继续使用所有二级预防措施,1/3的患者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另外,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导致的卒中复发情况。由此可见,防治不足是导致我国卒中复发率居高不下,死亡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卒中二级预防应遵循指南,个体化选择抗血小板治疗

2019年,中国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了《2019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 指南针对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指出:①在发病后24~48 h内服用阿司匹林;静脉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24 h后服用阿司匹林;②基于CHANCE和POINT研究结果,提示轻型卒中/高危TIA患者,发病24 h内启动双抗治疗21天获益最大;③阿司匹林(50~32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d)单药治疗均可作为首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法。

在遵循指南的同时,对于卒中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还应个体化。对于非致残性的小卒中或TIA患者,应24 h内启动双抗治疗21天,之后转为长期单药治疗。基于抗血小板治疗的长期、安全、经济及有效的特点考虑,长期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优选阿司匹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