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被视为治疗难点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如今迎来重大生存希望。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乳腺科副主任闫敏团队领衔的U-BOMB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证实国产创新药优替德隆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显著延长HER2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命。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6月26日登上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影响因子为20.1)。
长期以来,脑转移都是晚期乳腺癌治疗的难点。由于多数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治疗主要依赖手术、放疗等局部处理手段,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大,患者生存期缩短。
在HER2阴性乳腺癌脑转移中,有效的治疗药物更少,尽管目前指南推荐诸如卡培他滨、顺铂等传统化疗药物治疗脑转移,但证实其有效的研究数据有限,亟须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优化治疗方案,以满足需求。
鉴于此,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乳腺科副主任闫敏团队另辟蹊径,选择优替德隆与贝伐珠单抗“强强联合”,应用于HER2阴性乳腺癌脑转移。
之前研究已发现,优替德隆显示出良好的穿透血脑屏障能力,而贝伐珠单抗虽未获批乳腺癌适应证,但小规模研究提示其可能对脑转移有效。两种药物不良事件相对较轻、安全性较好,适合长期联合使用。
U-BOMB研究是一项双队列、多中心的Ⅱ期临床研究,旨在探讨优替德隆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HER2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安全性。
在2022年5月5日至2023年10月25日期间,HER2阴性队列共入组47例女性患者,包括27例激素受体阳性和2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其中35例为新发脑转移,12例为放疗后进展的脑转移。
最终,U-BOMB研究交出了亮眼答卷:
生存显著延长:接受联合治疗的HER2阴性脑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达到15.1个月,远超历史数据。
高效控制脑瘤:近半数(42.6%)患者脑部肿瘤显著缩小(中枢神经系统客观缓解率)。
延缓脑部进展:脑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中枢神经系统无进展生存期)中位达10.6个月,优于全身无进展生存期7.7个月,提示该方案对脑部病灶控制尤为突出。
安全性方面:整体安全性良好,血液学、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轻度手脚麻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得以保障。
“这颠覆了乳腺癌脑转移主要依赖局部治疗的传统模式!”闫敏强调,“研究证明,药物治疗可成为核心手段,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
更令人振奋的是,优替德隆已成功从注射剂升级为口服胶囊。初步研究显示,口服剂型疗效与注射剂相当,且安全性更优(尤其神经毒性更低)。未来,患者不用频繁往返医院输液,用药更便利,更易坚持治疗。
基于乳腺癌领域的成功,研究团队已将这一联合疗法推广至肺癌脑转移治疗研究。闫敏与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启鸣共同牵头的全国多中心肺癌临床研究正在顺利推进。
业内专家评价,该研究不仅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点燃了生命之光,其揭示的“不同亚型脑转移需精准治疗”的规律,以及口服创新药物带来的治疗模式变革,将深刻影响未来癌症脑转移的治疗格局,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主任医师,博士,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乳腺学组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生命关怀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乳腺疾病管理与创新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乳腺癌的诊治和临床研究,擅长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发表乳腺癌专业核心期刊及SCI收录论文30余篇。
副主任医师,硕士,兼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癌专业青委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委常委、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乳腺癌的内科治疗与研究工作10余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乳腺癌专业论文10余篇,执笔《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晚期乳腺癌专家共识》。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近百项,有丰富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经验。擅长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是乳腺病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是国家级乳腺疾病诊疗标准化及微创旋切手术培训基地,郑州大学硕士授予点,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候任主委单位、省肿瘤治疗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委会主委单位。2009年挂牌成为河南省乳腺癌诊疗中心,现拥有外科病区5个、内科病区1个、微创中心1个,影像诊断中心1个,淋巴水肿治疗门诊1个,床位规模共达300张,是省内领先的集手术、化疗、放疗、病理、影像诊断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医疗与科研机构。
中心现有医、护、技及专业科研人员169人。医生55人,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6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17人,硕士35人,技术1人,护理团队100人,专科护士1人,个案管理师9人,临床研究管理团队2人。
近年来,科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承担的省部级课题项目共达36项、获各种成果奖项10项、开展6项新技术新业务、发表文章125篇,其中SCI文章51篇。在临床研究方面,参与并领导开展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自2011年5月至今,乳腺内科共承接国际、国内多中心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100多项,自主发起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12项。其中入组排名第一的23项,排名前三的41项。乳腺外科自主设计临床研究15项,注册性临床研究9项,在手术方式、方案优化、 毒副作用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临床研究管理方案,学科配备专职临床研究管理员、个案管理师、专科护士,确保了临床研究入组人群的筛选和管理,保证了临床研究可以高效完成。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