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药如果选错,会导致肾病风险增加

2020-08-1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高血压

门诊一位58岁张先生,高血压5年,后来又发现糖尿病,血压一直控制在140/90以下,自己觉得血压控制的不错。


可是最近化验了一个尿常规,发现尿蛋白(+),这可把张先生紧张坏了,问我到底什么原因。


//

一、我告诉他,有两个原因:

//


1、您的血压控制的不理想,虽然血压也在140/90以下,但糖尿病的人血压要求更严格。


2、降压药选择不合理,因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选择,并不是降压药都合适。


//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压应该降到多少呢?

//



我国是高血压大国,也是糖尿病大国,据统计,门诊高血压患者中24. 3%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独立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任何一个没有控制好,都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果高血压遇上糖尿病,那么这种风险就会倍增。现实中,偏偏高血压就爱遇上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高压每下降10mmHg,糖尿病相关的任何并发症风险下降 12% ,死亡风险下 降 15% 。


高血压指南明确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降 压 目 标 为 130 / 80mmHg以下,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患者,宜采取更宽松的降压目标值 140 /90mmHg。


简单说如果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一定要把血压降到130/80以下,而不是普通的140/90以下。就像张先生,血压140/90以下,貌似也正常,但这种血压依然会增加心脑肾的风险,结果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尿蛋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所以我说张先生的血压不理想。


//

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选择降压药

//


普通高血压如果是新发的一级高血压,没有伴随别的问题,一般建议先健康生活,看看能不能不吃药,血压也能正常,但是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一经发现,需要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对于临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也就是高压在 130 ~ 139mmHg 或者 低压 在 80 ~ 89mmHg 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先健康生活方式观察3个月,3个月后如血压不能达标,还是高于130/80应采用药物治疗。


如果是临界高血压,已经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也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 。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


而张先生虽然也吃着降压药,血压也算可以,但他并没有选择普利或沙坦,因为普利或沙坦不仅仅是降压药,还能保护甚至,能消除蛋白尿。

所以我说张先生的降压药选错了。


如果单纯使用普利或沙坦,血压仍未达标,可以联合别的降压药一起降压,但需要强调普利和沙坦不能一起使用。


//

四、最新研究,高血压没有降到130以下,糖尿病风险增加

//


南方医科大学院士团队研究显示,在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中,如果收缩压控制在120~130 mmHg时,比起收缩压为130~140 mmHg的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降低。


张先生5年前发现高血压,2年前诱发糖尿病,这或许就是他的高血压控制不理想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高血压的朋友,没过几年血糖也高了。


总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第一血压目标是130/80以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三高常常同时出现,一旦有高血压,一定要监测血糖、血脂,控制血压千万不要像张先生那样觉得吃着药,血压也正常,就没事了,一定要找专业医生,以免最后生了肾病或其他并发症!


来源:心血管王医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