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春华秋实,逐梦前行丨中国肿瘤事业发展八十余载

2021-06-23作者:CMT快讯资讯
非原创 其他
肿瘤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古希腊和我国殷代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肿瘤一直是罕见病。我国近代临床肿瘤学的发展, 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成立肿瘤组,虽距今只有八十余年历史,却已接近当时的国际最高水平。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我国肿瘤防治机构逐渐完善,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前赴后继,对于肿瘤高发区的研究工作渐趋成熟,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工作推陈出新,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以如火如荼之势在全球广泛开展,为我国肿瘤事业发展增光添彩,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孙燕院士谈道:我认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成立是改革开放以来临床肿瘤学发展一个重要里程碑。“为什么不成立我们自己的临床肿瘤学会?”在1996年由我主持在我国举办第三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大会(ACOS)”时,很多中青年专家向我提出这个疑问和要求。经过1年的筹备,1997年,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对外称CSCO)成立。随后,我当选为ACOS主席,并多次受邀参加“国际临床肿瘤学领袖会议”,在很多会议上介绍我国肿瘤内科取得的成就。


经过大家的努力,201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被正式定为一级学会,目前有个人会员2万多,团体会员超过100,成为国际上仅次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第二大专业学会组织。


现在,每年都会有20~40多位同行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传递我们国家的好声音。2019ASCO年会,来自中国的论文摘要数仅次于美国,口头报告也超过20篇,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现已成为国家认证的一级学会,仅CSCO会员已达23,000人,并和国际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抗癌联盟(UICC)、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等建立互认互惠的姊妹学会关系,更加印证了CSCO学会的国际地位。但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数据显示,我国肿瘤发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2015年仅新发恶性肿瘤病例高达392.9万例。因此,我国肿瘤防治事业仍需传承与发展。


20世纪末,分子靶向治疗进入临床实践并迅速发展。1998年后,欧美国家研制的靶向药物计划在我国审批上市。2004年,我们一行6位学者赴苏格兰参加多国多中心INTEREST试验的启动会。当时大家热切期盼:“什么时候能主持我们自己研制的抗肿瘤新药发布?”这一愿望很快实现了。


我对此感慨很多。“科技创新把科技工作引领到正确的路上,必然会引领我国包括医药研究在内的很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国外从事研究的学者陆续回国创业,国内药企也开始研制新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迅速增多。


政府也制定了“医药创新重大专项”给予支持。“十五”期间我们走出了重组血管内皮抑素,“十一五”期间走出了埃克替尼,“十二五”走出了西达本胺和阿帕替尼,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其中,西达本胺已经被国际应用最广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纳入。“十三五”以来,仅2018年后半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我们已经陆续上市了安罗替尼、吡咯替尼、呋喹替尼三个靶向新药;三个抗PD-1新药——特瑞普利单抗、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和卡瑞利珠单抗;抗CD20单抗HLX01(利妥昔单抗)也在2019年初上市,还有几款新药正在等待批准。这些卓越的成就说明,“十三五”期间我们有希望上市的原创抗癌新药数目将会超过过去15年的总和。而且这些新药的其他适应证正在不断开发。创新已经引导我国进入快速自主研发抗肿瘤药物的快车道,并正在通向全世界。


2017年,我国正式加入原来只有欧美和日本组成的互相承认临床试验数据的组织——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成为创新国家的成员,这一举动意义非凡。临床试验的数据互相承认以后,中国研发的新药可以得到国外的认可;最近,新任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主任帕兹(Padzur)在2019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应当把中国的抗PD-1/PD-L1新药引入美国。当然,中国老百姓也能更快地用上国外的新药。




(本文由孙燕院士审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