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小肠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5%~10%,导致小肠出血的病变类型与年龄相关。毛细血管扩张和非甾体抗炎药继发小肠溃疡在40岁及以上的患者更为常见;年龄低于40岁者以克罗恩病和梅克尔憩室为主要病因(表4);而小肠肿瘤(如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瘤、类癌、腺癌或其他息肉样病变)和Dieulafoy病变在年轻和年老人群中发病率相当。
就全年龄段小肠出血病因而言,血管畸形最为常见,日本学者Yano⁃Yamamoto根据小肠血管病变的内镜下表现将其分为4类:
①静脉/毛细血管病变伴或不伴渗血(type 1a直径小于1 mm的点状红斑、type 1b 斑片状红斑);
②动脉病变(type 2a 直径小于1 mm非隆起型动脉畸形伴搏动性出血、type 2b搏动性红色隆起,周边无扩张静脉);
③动静脉畸形(type 3周边伴有扩张静脉的搏动性红色隆起);
④无法归入前述3类的病变(type 4)。
该分类有助于内镜下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测治疗后再发出血风险,是目前较为实用的分类方法。
此外,门静脉高压导致的小肠异位静脉曲张及黏膜出血倾向是小肠出血的少见病因;其他引起小肠出血的罕见原因包括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的卡波西肉瘤、普卢默-文森综合征、弹性纤维假黄瘤、埃勒斯-当洛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神经纤维瘤病和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等。
表4 不同年龄段小肠出血主要病因
<40岁 | ≥40岁 |
克罗恩病 | 血管畸形 |
肿瘤 | 肿瘤 |
Dieulafoy病变 | Dieulafoy病变 |
梅克尔憩室 | 非甾体抗炎药继发的消化系统溃疡 |
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 |
来源: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小肠出血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23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3, 40(12): 949-9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