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黎明之神——晚时间窗 再灌注治疗再现证据力量丨卒中:回眸2021

2022-02-04作者:论坛报沐雨综述
脑血管病非原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拥军等


前文参见:

争分夺秒——移动卒中单元提高挽救生命的机会丨卒中:回眸2021


2015年发表的五大取栓研究奠定了发病6h内静脉溶栓桥接EVT相对于药物治疗(包括单纯静脉溶栓)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治疗中的优势地位。随着影像学的发展,2018年发表的DEFUSE 3研究利用MRI或CTP影像筛选发病6~16h之间,存在可挽救半暗带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证明了这部分患者可以从EVT治疗中获益。同年的DAWN研究利用临床-影像错配筛选能从EVT治疗中获益的发病6~24h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对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时间窗的拓展一直是研究者所关注和致力的方向,目前,AHA/ASA指南对发病16h内的筛选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推荐等级均为Ⅰ级,但针对发病16~24h的再灌注治疗,尚缺乏对研究的汇总分析,指南目前的推荐级别为Ⅱ级。


2021年,Jovin和Nogueira带领团队建立了发病6h后取栓治疗的随机试验数据汇总分析(AURORA)数据库,纳入了DAWN、DEFUSE、ESCAPE、REVASCAT、POSITIVE、RESILIENT 6项前循环晚时间窗再灌注治疗的研究数据,以期更全面地了解EVT在发病6h后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者用黎明女神的名字“AURORA”命名该数据库,体现了他们对晚时间窗再灌注治疗再现黎明的信心。AURORA数据库在2021年产出了两篇重要的数据分析文章,被认为是卒中领域2021年的重大进展。


第一项研究对晚时间窗溶栓进行了患者个体水平的meta分析,结果发表在Lancet杂志上。该研究共纳入了505例患者,结果显示,EVT组在90d功能结局方面显著优于最佳内科治疗组(校正OR 2.54,95%CI 1.83~3.54)。同时,EVT组90d mRS 0~2分患者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最佳内科治疗组(45.9% vs. 19.3%,校正OR 3.88,95%CI 1.94~7.78)。两组的安全性事件,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发生率(EVT组5.3% vs. 对照组3.3%,校正OR 1.74,95%CI 0.70~4.31,P=0.23)和90d死亡率(EVT组16.5% vs. 对照组19.3%,校正OR 0.96,95%CI 0.58~1.60,P=0.88)未见显著差异(表1)。

微信图片_20220127162802.jpg

此项研究结果加强了EVT治疗对发病6~24h,存在可挽救脑组织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利的证据,证明了在影像学检查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进行晚时间窗EVT治疗安全有效,且这部分患者与发病6h时间窗内进行EVT治疗的患者相比,90d mRS 0~2分的比例相似。


目前临床研究中筛选适合EVT治疗的发病晚时间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采用影像错配或临床错配两种标准。DEFUSE 3研究采用的是影像错配标准(核心梗死体积<70mL,缺血组织/核心梗死体积≥1.8,缺血半暗带体积≥15mL)。DAWN研究采用的是临床错配标准(年龄>80岁的标准:NIHSS>10分,核心梗死体积<21mL;年龄<80岁的标准:NIHSS>10分,核心梗死体积<31mL或NIHSS>20分,核心梗死体积<51mL)。


AURORA数据库产出的第二项重要研究对这两种错配标准筛选患者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在这项研究中,Albers教授等分析了295例临床错配亚组和359例影像错配亚组的患者数据,结果显示,在发病6~24h的晚时间窗内,两种错配标准筛选患者的获益相似(图3),与最佳药物治疗相比,临床错配亚组中EVT治疗可降低2.57倍(OR 3.57,95%CI 2.29~5.57,P<0.001)的90d残疾,影像错配亚组中,该指标为2.13倍(OR 3.13,95%CI 2.10~4.66,P=0.001)。研究结果支持不论是临床错配还是影像错配都可用于筛选适合EVT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

微信图片_20220127162806.jpg

尽管不同研究的筛选方式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这些方法都有利于筛选出存在缺血半暗带,进而能从EVT治疗中获益的患者。除了EVT,通过灌注影像等方式筛选具有缺血半暗带、适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以拓宽静脉溶栓时间窗也已被证明切实可行。未来基于影像学的“组织窗”可以替代传统的“时间窗”来更精准地筛选出能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从而使更多的患者能进行再灌注治疗。



来源:王拥军,熊云云,李子孝,张玉梅,杨晓萌,王上,霍晓川,杨明,谢雪微,罗岗,陈晓霖,李光硕,王利圆,王传颖,闫然,王文洁,段春苗,路正钊. 卒中:回眸2021[J].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1):1-20.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