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特邀点评专家:北部战区总医院 韩雅玲 李洋
《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团队对2021年冠心病抗栓领域的重要研究做一回顾,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本篇话题:冠心病抗栓治疗中的消化道保护。【文末可阅读系列文章】
胃肠道出血是抗血小板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临床医生对于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中患者发生的胃肠道损伤情况知之甚少。
此外,受出血等因素影响,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使用标准内镜检查也受到一定限制。
2021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期间,OPT-PEACE研究发布最新结果。研究共纳入1092例患者,在行PCI后,患者经6个月DAPT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后随机分为3组。
分别行6个月的氯吡格雷加安慰剂治疗、阿司匹林加安慰剂治疗或继续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DAPT治疗,并于术前、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时,采用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检测患者胃肠道情况,以比较3种不同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安全性。
研究主要终点为患者在6个月或12个月时,通过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检查到的胃和小肠黏膜病变,包括黏膜糜烂、溃疡或出血发生率;
次要终点为6~12个月内出现的新病变、明显胃肠道出血和其他出血(BARC 1~5型)、靶病变失败(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心梗或靶病变血运重建)、全因死亡、所有心梗和支架内血栓。
与DAPT相比,应用SAPT后12个月随访期间,任何胃肠道损伤的发生率略低(94.3%对99.2%,P=0.02);
在接受SAPT和DAPT的患者中分别观察到14.4%和18.5%的溃疡发生(P=0.30)。
在随机分组时没有任何糜烂、溃疡或出血的68例患者中,与DAPT相比,SAPT在12个月时胃肠道损伤发生率更低(68.1%对95.2%,P=0.006),而新发溃疡发生率同样更低(8.5%对38.1%,P=0.009)。
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大出血事件(BARC 3~5型);
与DAPT相比,SAPT后轻微出血事件(BARC 1型和2型)较为少见(5.9%对11.9%,P=0.02);
SAPT胃肠道出血发生率也较低(0.6%对5.4%,P=0.001)。
该研究结果对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治疗决策的制定有重要价值,尤其是抗血小板治疗所致的胃肠黏膜损伤比例出乎意料地高。
提示对接受DAPT的患者动态监测消化道受损情况是非常必要的。DAPT 6个月后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SAPT,安全性高于12个月DAPT。
同时,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于胃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类似,对于“阿司匹林是双抗治疗中胃肠道损伤的罪魁”这一看法提出了质疑。
此外,鉴于其非侵入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的特点,磁控胶囊内镜系统可能有助于筛查临床无症状但却严重的胃肠道黏膜损伤患者,以指导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持续时间,或定位来源不明确的消化道出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