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脑里巨大阴影,头痛呕吐不止,少年身陷肿瘤阴霾!这时,奇迹发生了……

2020-08-24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江南梅雨季。雨,总是不期而至,是风景,是惆怅,是时光的记忆。


6月11日下午,这天的窗外,瞬时昏暗,暴雨如注,仿佛一道道密密的珠帘,隔断了行路的人,也隔断了行人的路。


从浙大二院滨江院区22楼的儿科病房里向外望去,拥堵在江南大道的车辆,仿佛是一个个浸泡在水中的铁盒子,让人想去拾起来,安放好。


多年以后,今年12周岁的真真(化名)肯定会想起这个下着大雨的遥远的下午。盘踞在他脑子里的巨大阴影,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终于消失了。很久未曾露出笑颜的他,看着窗外的大雨,不自觉地嘴角上扬起来。


梅雨过后,会是炽热的艳阳天。真真想去戏水,想去打球,想去旅游……太多的梦想等着他。 


头痛又呕吐,12岁孩子被怀疑脑肿瘤


真真平时是个体质非常好的孩子,热爱运动,12岁的年纪身高就接近170cm。但是在半个多月前,没有任何预兆,真真突然出现了头痛和呕吐的症状。真真的妈妈马上引起了警惕,马上带他去到医院检查。


头痛和呕吐是儿科疾病中非常常见的症状,但其背后的原因不可胜举,对应的疾病也有重有轻。比较常见的如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疾病;比较严重的就是颅内的疾病,如脑炎、颅内出血、颅内占位等。


接诊的医生也很警惕,立即给真真做了头颅CT检查。


检查结果一出来,真真妈妈就傻眼了——左侧额叶占位性病变。


微信图片_20200824135355.jpg

真真大脑里一团巨大的“阴影”


占位性病变,这往往意味着有肿瘤的存在。


这么健康壮实的孩子怎么会得脑肿瘤?为了求证和进一步治疗,真真妈妈带孩子来到了浙大二院神经外科。


诊断陷入两难,病理报告出现转机


神经外科医生首先给真真进行了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孩子的头痛和呕吐逐渐消失了,这表明,真真的头痛和呕吐是由颅内占位引起颅内压增高,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到底是什么引起的颅内占位呢?年纪轻轻的孩子真的得了脑肿瘤,需要开颅手术吗?


医疗讲究循证,疑难疾病的诊断,除了医生的判断和经验外,更需要临床证据的支持。


入院后再次复查的头颅MRI,结果仍然令人忧心——左侧额叶基底节有明显的占位性病变。从影像学分析,医生认为真真的疾病非常像是生殖细胞瘤,不能排除胶质瘤。


但不管是何种性质,大家的判断最初都是一致的——脑肿瘤。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神经外科的医生们对真真进行头颅穿刺活检。令人倍感意外的是,活检的术中冰冻病理报告和常规病理报告出现了前后矛盾,但这也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了一丝曙光。


病理报告通常分为快速冰冻病理报告和常规病理报告。前者是指手术过程中取下病变部位部分组织,固定、染色后立即送检并给出快速报告,以方便医生在术中判断手术范围;后者是指手术完成后,将取下的组织送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染色、免疫组化、荧光等技术,再由病理科医生判断,给出最终诊断意见。


真真的术中冰冻病理报告提示(左侧基底节)胶质瘤,这与之前一系列的检查结果相吻合。但几天后,常规病理报告出来,却提出了新的诊断意见——提示脱髓鞘病变,不能排除胶质瘤。


这是从真真发病以来,第一个对脑肿瘤提出疑义的检查结果。


12岁,正是花儿般的年纪,一次简单的手术,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发育产生影响,更何况是开颅手术。这一丝曙光,医生不能放过。


这个时候,真真出现了反复发热,被转到浙大二院儿科进行治疗。


不是脑肿瘤!治疗后真真奇迹康复


为了讨论这个疑难病例,救治这位阳光朝气的小患者,浙大二院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召集了神经外科、儿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组织了多次MDT讨论。这时,第三份免疫组化的报告结果也出来了——没有提示脱髓鞘和肿瘤性病变,说明脑肿瘤的诊断还是不明确的。


专注并擅长于小儿神经领域的儿科主任冯建华认为,目前脑肿瘤的诊断有很多疑点,病理报告提到脱髓鞘病变,因此这个疾病需要排除。冯主任建议立即通过腰部穿刺做脑脊液检查。同时查血,做抗髓鞘少突细胞糖蛋白抗体(MOG)检查。


抗髓鞘少突细胞糖蛋白抗体(MOG)是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由218个氨基酸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中重要的免疫反应靶点。近年来,MOG检查在中枢神经炎性脱髓鞘疾病中越来越受重视。


几天后,MOG抗体的报告出来了,血液和脑脊液同时提示阳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这说明真真脑子里的阴影,是个“假瘤”!


尽管成功排除了脑肿瘤,躲过了一次没有必要的开颅手术,但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疾病。儿科医生们马上对真真展开了疾病的针对性治疗。


在使用了2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后,真真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了,复查头颅MRI也有了惊喜的结果——原本非常大的脑部“肿瘤”奇迹般地开始消退了。


真真治疗前(左图)后(右图)的头颅MRI

巨大的占位性病变奇迹消退了


用心温暖生命 用爱呵护花朵


近年来,儿科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往常很少听说的儿童肿瘤在逐渐增多,在浙大二院儿科,也有患垂体瘤、肾母细胞瘤、白血病、淋巴瘤、脑胶质瘤等恶性肿瘤的孩子,有些预后确实不好。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更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让更多被疾病侵染的孩子恢复健康,浙大二院儿科一直秉承“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和科学、严谨、创新的理念,全力救治患儿。


除了幸运的真真,儿科还收治过一位被判断为脑肿瘤并已造成瘫痪的孩子。进过一系列复查和复判后,儿科发现孩子患的并不是脑肿瘤,而是免疫性脑炎,经过一系列治疗后完全康复。原本瘫痪入院的孩子出院时已完全正常,自如行走。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治疗,真真终于健康出院了。


出院那天,孩子的妈妈给我们送来了锦旗和鲜花。真真也开心地和相处了一个月的医护人员一一合影。口罩下,是难掩的笑容,这时候的真真,真的很开心。祝他健康、快乐地长大!


微信图片_20200824135949.jpg

郑朝光


浙大二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教学科研和临床23年。长期担任浙二儿科医疗组组长,积极推崇儿科的规范化诊疗,擅长儿科科普创作。主要负责儿科临床诊治工作和教学任务以及新生儿危重疾病的抢救工作。


来源:浙大二院

微信图片_20200824155722.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