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污染的器械或者物体表面引起耐药菌的广泛传播,从而给感染防控带来很大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均把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放在首要等级的危险级别。CRO面临何种挑战,又该如何应对?本报记者从“CRO挑战与应对”和“CRO多学科防控”板块撷取学术精要,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倪语星教授:CRO的流行现状及趋势
通过数据展示,倪语星教授概述了CRO的流行现状及趋势,微生物耐药成为全球十大威胁之一,其中,CRO是最危险的多重耐药菌(MDRO),包括碳青霉烯没耐药肠杆菌科(CRE)、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在美国,CRE近年变化趋势呈缓慢上升趋势,而CRAB和CRPA稍有下降。在我国,根据CHINET的数据,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他几类耐药菌变化不明显或稍有下降趋势。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情况来看,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均呈上升趋势。
在讲座中,王明贵教授提到,近15年的数据揭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脱颖而出”的原因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的高耐+高毒力、耐药与敏感的转换及多克隆共存等特点。通过机制揭示,王明贵教授进一步对高耐+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是如何形成的、毒力质粒的结构特点进行阐述,并用实际案例展示了治疗过程中耐药与敏感及不同毒力质粒类型的转换。
俞云松教授:CRO治疗——多粘菌素的优点与缺点
多粘菌素是一种相对古老的酯肽类抗生素,2012年,WHO将多粘菌素重新划归为人类重要的抗菌药物,目前,普遍认为,多粘菌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特别是CRO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俞云松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多粘菌素的优点是抗菌谱广、敏感率高,对多数CRO而言,其MICs相对最低,且其抗CRE作用不受碳青霉烯酶酶型的影响,联合用药协同比例高,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CRO治疗方案中,以多粘菌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多粘菌素的缺点则主要是异质性耐药普遍,耐药出现快,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在目前临床应用中要做到精准用药存在一定困难,其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肾毒性,需要关注。
黄海辉教授:CRO治疗——替加环素的优点与缺点
黄海辉教授主要对CRO治疗中,替加环素的优点与缺点进行讲解。替加环素是首个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 2015年超说明书用法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替加环素的使用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的“三超”情况。其优点包括抗菌谱广,对G+菌、G-菌、厌氧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可减少联合用药;且其抗菌活性不受细菌碳青霉烯酶酶型影响,对CRE、CRAB、CRKP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协同作用高。而替加环素的缺点则包括对铜绿假单胞菌天然耐药,对大多数敏感细菌而言为抑菌剂而非杀菌剂,存在一定的细菌耐药情况,且临床应用上其消化道不良反应较明显。
周华教授:CRO治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优点与缺点
在讲座中,周华教授提到,自2019年5月在国内上市以来,新型抗生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以广谱、高效、安全的特性为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其优点包括抑酶谱广、对敏感菌株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根据年龄或性别来调整剂量等。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缺点为不能覆盖金属酶,对产金属酶的CRO不敏感,对中重度肾损伤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存在获得性耐药的情况,早期经验性治疗是否带来风险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
胡必杰教授:CRO治疗——感控能做什么?
预防CRO的发生,需要得到院感和临床的重视,需要医疗工作者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做起,包括手卫生、环境卫生、患者监测、患者隔离、接触预防、环境监测及其他策略等。感控措施能否落到实处,需要多学科联合协作,下定决心严格执行各项措施才能做好CRO的防控。
岳少杰教授:CRO治疗——儿科医师能做什么?
从10年前的一起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说起,岳少杰教授介绍了新生儿住院病人的特点,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胎龄越小院感发生率越高、侵入性操作多等,都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病房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规范使用抗生素、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等措施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也可根据病房情况调整病房的布局、改变护理模式。CRO的防控,需要转变理念、改进管理、全科动员、人人参与。
安友仲教授:CRO治疗——如何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安友仲教授就如何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解答。首先,要了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其次,碳青霉烯类药物的PK/PD特点及蛋白结合率也决定了其适用范围及临床效果,如相较于其他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更适合体腔组织感染。“知己、知彼、知器”,提醒临床医师要了解病人的临床病理生理状态,同时,要理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切切实实用好碳青霉烯类药物。
细菌耐药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人类健康、发展和安全的根本性威胁,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与传播具有现实紧迫性。本场会议为今后CRO感染的防控及治疗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迎接挑战,凝心聚力,共同遏制细菌耐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向淑麟整理、图片来自感知域BISC报道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