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小肠镜检查主要有经口及经肛两种进镜途径,偶尔可根据需要经消化道造瘘口进镜。一般而言,经口小肠镜检查通常可完成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中上段检查,经肛小肠镜检查可完成回肠中下段检查。
为提高单次小肠镜检查诊断阳性率,尽快明确诊断、降低医疗成本,首次小肠镜检查的途径选择十分重要。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临床症状及体征(如大便颜色等)、检验结果、检查结果(如影像学检查、胶囊内镜检查等)有助于预判小肠出血病灶大致位置,从而为进镜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大便颜色与出血病灶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回顾性研究显示,对于临床表现以黑便为主者,经口进镜病变检出率高于经肛进镜;而以暗红色血便或鲜血便为主者,经肛进镜病变检出率高于经口进镜。CTE、MRE和小肠钡灌检查等影像检查均有助于小肠出血病变的检出,从而为小肠镜进镜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
胶囊内镜作为小肠出血的常用诊断方法,其发现病变的胶囊内镜时间指数可指导小肠镜进镜途径的选择。各项研究对于胶囊内镜“时间指数”的截断值并不完全一致,推荐时间指数小于0.6者优选经口小肠镜,大于0.75者优选经肛小肠镜。一项Meta分析综合了7项研究262例胶囊内镜指导下的DAE检查,发现其单次进镜诊断率高达78.3%~100%,显著提升了单次小肠镜检查诊断阳性率。
来源: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学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国小肠出血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23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3, 40(12): 949-96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