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调查显示,非心脏手术人群中,3.9%患有冠心病,其中16.4%在围手术期会出现心脏并发症。因此,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评估及管理非常重要。
术前综合评估与完善检查
高危(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10%~15%,心源性死亡>5%):
近1个月内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绞痛、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瓣膜病;
中危(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3%~10%,心源性死亡<5%):
轻中度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或Q波异常、代偿性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病史、I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低危(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3%,心源性死亡>1%):
高龄、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ST-T异常、非窦性心律、心功能降低、脑血管意外病史、未控制的高血压病。
高危风险/血管型手术:心脏并发症风险>5%,如晚期卵巢癌减瘤术。
中危风险手术:心脏并发症风险1%~5%,如腹腔内手术。
低危风险手术:心脏并发症风险<1%,如宫颈锥切术。
MET,即代谢当量,用于评估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活动的体能状态。MET越小,体能状态越差。小于4METs意味患者体能状态较差。
1 MET:能在室内活动,生活自理;
4 METs:能做常规家务,平地行走3-5 km;
>4 METs:能上1层楼或上小山坡,短跑或干重活(拖地或搬重物),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
10 METs:能参加较强体育活动(游泳、篮球、足球);
对于心脏风险高危且体能状态差(METs≤4或未知)的患者,可进行运动试验和心脏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心肌缺血的情况。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扫描、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
既往冠状动脉重建术的影响
若行择期手术,最好是球囊血管成形术后2周后,或裸金属支架放置术后4~6周后,或是药物洗脱支架术12个月后。
若未达到以上时间间隔需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时,建议围手术期不中断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手术,应慎重权衡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并请心内科会诊慎重评估后,可于术前5~7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近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围术期发生大出血,可输注血小板。
围手术期管理
应注重围手术期保温、疼痛管理,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要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及环氧合酶-2抑制剂。
吸氧使血氧饱和度大于95%、维持适当的循环血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血红蛋白含量大于80 g/L。
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冠心病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药物,使围手术期的绝对平均心率<70 次/分,预后最佳。
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建议以下患者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
⑴以前已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
⑵近期心绞痛发作;
⑶高危风险手术,术前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血压过低会降低心肌氧供,而血压过高增加心肌氧耗。
对于已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准备接受中危手术且合并临床危险因素的患者,围手术期应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
警惕特征性ST-T段升高或下降,提示心肌缺血。
心肌肌钙蛋白(cTn)T及cTnI较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更敏感。
小结
术前注重综合评估,近1月内发作的冠心病患者尤其高危,术前需全面检查;中高风险手术,体能状态较差(<4METs)患者,进一步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其余患者一般可耐受手术。
既往冠状动脉重建术患者,达一定时间间隔后再行择期手术。
围术期注重疼痛管理、降压、降脂、控制心率、改善心肌氧供,监测心电图及心肌酶。
上期文末练习答案:
1.B 2.错
本期练习:
1.患者2年前行冠脉支架放置术,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平素无诉不适,可完成日常买菜、上2层楼。现因宫颈癌IB2期拟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下哪个说法错误:
A.临床风险评估属中危,手术风险评估属中高危
B.体能状态评估>4 METs
C.术前必须行冠脉造影检查
D.围手术期必须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答案将于下期文末公布
作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晓欣
审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林仲秋 王丽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