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乳腺癌患者25个经典问题解析!

2021-05-31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乳腺癌非原创


随着治疗手段日新月异,许多恶性肿瘤慢慢摘下了“绝症”帽子,戴上了“慢性病”标签。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治愈率高达90%以上,只要坚持治疗、科学康复,就有很大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整理了美国癌症学会主办的顶尖学术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对癌症患者日常生活种种困惑的解答,包括饮食、保健品使用、运动等方面,为大家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本文要点


1、基本膳食:肉类、糖、果蔬、全素食、豆制品、高纤维饮食等

2、营养保健:维生素补充剂、抗氧化剂、植物化学物质、食品安全

3、患者饮食:术后、化疗、放疗、中晚期

4、运动建议:频次、强度、特殊要求、禁忌事项、疲劳改善



Q1:是否要减少肉、糖、脂肪的摄入量?


① 肉类特别是 肥肉和带皮禽肉,经过煎炸、烧烤等高温烹饪,会产生有致癌性的杂环胺类物质。


研究显示,大量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等的患病风险增高有关,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其对癌症复发或进展有影响。


尽管如此,癌症患者最好还是遵从美国癌症学会的建议,适当限制摄入加工肉类、红肉以及高温烹饪的肉类


② 建议患者适当减少含糖饮料和甜食的摄入量。


③ 脂肪有“好(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之分。

过多的“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而心血管病与癌症患者死亡有关


我国绝经后乳腺癌女性与同龄非绝经女性相比,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 2~3 倍


美国数据库显示,对于部分乳腺癌患者而言,心血管事件为首位死亡原因,占 15.9%(乳腺癌相关死亡事件占 15.1%)


建议患者尽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比如黄油、烘焙食品和含有氢化油的零食。



Q2:果蔬能否降低复发风险?


研究显示,增加蔬菜的摄入可能降低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的复发率。

美国膳食指南提倡,癌症患者每天食用450~680g 蔬菜和340~450g 水果。


每天摄入的果蔬,颜色要多样化,尽量选择新鲜的食材。



Q3:蔬菜该如何烹饪?


烹饪蔬菜时,优先使用蒸或微波,其次是水煮,最大程度保存水溶性的营养物质。


很多人爱吃生的蔬菜,认为可以摄入更多营养,但有些营养物质做熟了反而更易吸收,比如类胡萝卜素。


对于咀嚼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果蔬汁有助于丰富饮食营养,但纤维素流失严重,热量更高。


建议患者尽量直接吃水果,可以选择草莓、火龙果等柔软的水果,并切成小块食用。



Q4:是否要增加豆制品、高纤维食品的摄入?


豆类含有各种植物化学物质和抗氧化物,能一定程度上预防癌症,特别是乳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


豆制品含有优质蛋白,建议患者将其列入日常食谱。


食用纤维中的可溶纤维可减少胆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风险,对癌症康复患者的健康有益。膳食纤维还能促进大肠蠕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


建议多吃果蔬、全谷物、豆类、坚果等高纤维食物。



Q5:素食能否降低复发风险?


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低,膳食纤维、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含量高,符合美国癌症学会关于癌症预防的指南。


但没有证据表明,素食比杂食(蔬菜、水果、全谷类为主,辅以少量红肉),更有利于降低癌症复发风险。


因此,没必要追求全素食,而应保证营养均衡。



Q6:应该喝多少水?


放化疗患者往往会感到虚弱、头晕、口干、口苦、恶心等,这些都可能是脱水造成的。呕吐、腹泻等合并症状或治疗副作用加剧脱水。


建议成年男性患者每天摄入3.7升水,女性每天摄入2.7升水。



Q7:饮酒会增加复发风险吗?


研究证实,酒精摄入会增加患癌部位出现新原发癌的风险。


很多抗癌药通过肝脏代谢,酒精造成的肝损伤,会影响药物代谢,从而加剧毒性作用。


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不要饮酒。



Q8:需要吃维生素补充剂吗?


建议优先通过食物获取所需的营养,而不是依赖补充剂。每天摄入足够的果蔬,就能基本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天需求。


营养不良、过度消瘦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


化疗期间的患者,可以每天适量服用 维生素B、维生素C,以预防口腔溃疡。



Q9:需要补充抗氧化剂吗?


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对抗组织氧化性损伤。


果蔬中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每天吃 
 5种以上果蔬能降低二次患癌风险。


除非医生开具处方,否则不建议通过补充剂获取抗氧化剂。



Q10:植物化学物质降低复发风险?


果蔬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在人体内具有抗氧化或激素样作用,被称为植物化学物质,包括番茄红素、花青素、大豆异黄酮、多酚、姜黄素、类胡萝卜素 等。


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化学物质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抗癌、防癌作用并不明确


通过吃果蔬来摄取植物化学物质是有益的,但不要依赖膳食补充剂。



Q11:患者在食品安全上要注意什么?


由于放、化疗等治疗手段会造成免疫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因此患者要特别注意在生活中避免感染风险,不要食用含有致病微生物的食物:

  • 最好不吃生冷食物、生鱼片、生蚝、剩饭剩菜、未经消毒的果汁等;

  • 饭前认真洗手;

  • 彻底清洗蔬菜和水果;

  • 在适宜温度下保存食物等。



Q12:中晚期癌症患者饮食原则


适宜食物: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宜适量食用木耳、花生、百合、番茄、黄豆、梨、牛奶、莲子、杏仁、荸荠 、香菇、胡萝卜和香蕉等。


禁忌食物:患者应该尽可能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没有鳞的鱼、虾、蟹以及动物内脏。


较咸和较凉的食物也要少吃,因为前者易造成咳嗽和气喘,后者易造成脾胃不适,食欲下降。



Q13:术后饮食怎么吃?


术后一周内为手术创伤调养期,这时饮食营养尤为重要。


术后第3天:可进半流质饮食,每次500毫升左右,每日5~6次。


4~5天后:没有特殊问题,可恢复正常饮食。


  • 多吃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如 虾、鱼类 等,以利于创口愈合和体力恢复。

  • 也要适当摄入植物类蛋白质,如 豆类制品

  • 还要多吃 新鲜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疏通大便。

  • 尤其要注意的是,吃饱后要下床适当走动,以促进胃肠蠕动。



Q14:放疗期间要多吃什么?


放疗后,经常会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好、恶心呕吐等消化道胃肠反应,从而造成情绪紧张、疼痛和忧虑等。


家人鼓励病人要多吃,以清热降火、甘凉生津的食物为主:

  • 如 西瓜、绿豆、银耳、萝卜 等,少食辛辣、香燥或油煎的食物,如葱、蒜、辣椒、韭菜等。

  • 多吃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米面、酸奶等。



Q15:化疗期应该如何饮食?


化疗期由于药物的毒性作用,首先影响的是胃肠道,表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等。


饮食上,以高蛋白饮食为主,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桂圆 等。


保持清洁卫生,此时病人抵抗力低下,易并发各种感染,在制作食物时应严格消毒,决不吃生冷或不洁、或煮熟后放置过久的食物。


每天饮水量要在2000毫升左右减轻肾毒性,同时还可预防便秘。



Q16:患者运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如:


  • 疗患者 最好不要游泳,以免消毒用的氯离子刺激放射部位的皮肤;

  • 骨转移、伴有严重骨质疏松、风湿类风湿、外周神经病以及年长患者,要密切关注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在白细胞水平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之前,应避免去公共健身房。


治疗结束后,应尽量多运动,并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



Q17:瑜伽是否有益于癌症患者?


瑜伽是一种身心都能受益的运动。


研究表明,瑜伽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抑郁、沮丧、紧张等负面情绪。


建议将瑜伽和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获益。



Q18:术后、放化疗期虚弱,只能静养吗?


并非如此。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胃肠功能紊乱,比如便秘。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好处更多。


放化疗期运动,要注意2个方面:

  • 此时期免疫力较差,尽量避免身体太过疲劳。

  • 锻炼时,尽量在空气较好的地方。人群密集处,细菌较多,容易感染。



Q19:容易疲劳的人适合运动吗?


在患病以后,癌症患者常会感到严重的疲乏感,大多数患者不愿意运动,期望通过药物或保健品来恢复体力,其实这是错误的。


对于癌因性疲乏,药物和“补品”作用不大,首选的干预措施,正是运动。


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运动可以通过抵消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来改善癌因性疲乏。



Q20:哪些患者禁忌运动锻炼?


①严重贫血;

②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③体温升高;

④某些部位有出血倾向,应停止锻炼,以免意外发生;

⑤有明显恶液质的病人不能耐受运动。



Q21:老年人运动有何特殊要求?


四忌:忌进行负重锻炼、忌进行屏气锻炼、忌快速度的运动锻炼、忌进行争抗和竞赛。


四要: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恒、要注意安全,讲究卫生、要循序渐进。



Q22:运动越多越好吗?


毋庸置疑的是,运动活跃水平越高,获益越大。但不是说运动越多越好,长期过度的运动锻炼,会引起“过度训练综合征”疾病,使癌症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运动有没有过量?


如果运动以后,你食欲更好,精神更佳,睡眠更香甜,虽然运动当天有令人愉快的疲乏感,只要第二天疲乏感消失,或者只留下舒适的肌肉酸痛,那就没有运动过量。



Q23:为什么说久坐伤身?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发出的研究者指南指出,久坐是指每天有8-12小时以上坐着不动。无论是患者还是职业工作人员,只要符合上述标准,都属于久坐行为。


研究指出,久坐不仅导致癌症的风险增加,更能增加很多疾病的风险,包括 焦虑、心血管疾病、偏头痛、抑郁、糖尿病、痛风、高血压、血脂紊乱 等。


因此,医生常会说久坐伤身。



Q24:运动量和频次多少合适?


① 早晨或下午 是一天中较适宜患者运动的最佳时间,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以免出现不适。


② 每周至少3~4次,隔日进行。体质较强者,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


③ 开始运动量要小,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5~20分钟,根据病情和体力,逐渐增加运动量增至每次30~40分钟。



Q25:运动强度该如何选择?


癌症患者不宜参加剧烈的运动,原则上应该选择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后稍微出汗,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


  • 最轻度运动,散步、购物、做家务、打太极拳,持续30分钟。

  • 轻度运动,跳交际舞、做体操、平地骑车、打桌球。持续30分钟。

  • 中度运动,爬山、平地慢跑、打羽毛球、上楼梯。持续10分钟。

  • 高强度运动,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持续5分钟。


*注意:已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应尽量避免需患侧手臂用力的动作,以免加速淋巴水肿的发生发展。



来源:医世象综合若初健康、肿瘤科护理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