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4年11月16—18日,第100届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 2024)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本次大会会集了全球心血管病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成果及临床标准。在此次盛会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团队表现出色,他们的多项研究成果被选中进行口头报告及壁报展示,研究涵盖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多个重要方面。团队成员代表武汉大学人民心内团队在AHA大会汇报交流12项,获得了多方认可。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还特别邀请了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团队,对12项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让更多的心血管同道了解并受益于这些前沿的科研进展。
非氧光动力巨噬细胞神经免疫调控防治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
摘要号:MDP91
作者:刘恒洋,江洪,余锂镭
左星状神经节(LSG)过度活跃是心梗(MI)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环节。基于巨噬细胞消耗的神经免疫调控可降低神经活性,但目前常用的巨噬细胞清除剂难以同时实现选择性凋亡特定表型巨噬细胞和瞬时精准开关控制凋亡程度。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可降解的纳米复合材料(PPSM@CS/DSS),具有靶向M1型巨噬细胞和非氧依赖光动力双重功能,用于选择性凋亡LSG中M1型巨噬细胞的神经免疫策略以抑制心梗后LSG过度激活。
构建比格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纳米复合材料经超声引导下微针注射至犬LSG中,近红外光照射下,心梗后LSG中M1型巨噬细胞选择性凋亡。以活性物种对M1型巨噬细胞的凋亡为基础,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其防治恶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PPSM@CS/DSS为核壳结构,直径约为50 nm。细胞实验表明,PPSM@CS/DS具有靶向性,在650 nm近红光下主要诱导M1型巨噬细胞凋亡,但未显著增加神经元细胞凋亡。PPSM@CS/DSS在650 nm光的作用下显著降低比格犬心梗后的LSG活性,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构建具有精准靶向和非氧依赖光动力治疗双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基于选择性消耗LSG中M1型巨噬细胞的神经免疫调控策略抑制心梗后LSG的过度激活和防治恶性心律失常,有望为临床防治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