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男孩摸了下"花蘑菇",整个手变黑差点没命!

2020-08-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蛇毒感染

近日,在贵阳市某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躺着一个7岁小男孩一直在痛苦呻吟

手已经肿成了一个肉团……

image.png

原来,小男孩万万(化名)上山去采蘑菇,在野外遇到一条毒蛇,结果手被毒蛇咬伤成了这样。

当地医院医生说:“万万刚被送进来的第一天,CK值(肌酸激酶)超过8000U/L,肌酸激酶最高的时候达到9080U/L,而我们正常人分泌的肌酸激酶是25—200U/L,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值。有可能是蛇毒的毒素刺激到肌酸激酶释放,这可能会损害心、肾功能,还可能引起全身的溶血毒素。

万万的爸爸回忆说到,当天,万万和他的表弟一起上山采蘑菇,想着回来炒着吃,他们看见一团颜色鲜艳的东西在地上,两人以为这就是蘑菇,下手就去抓,谁知道这一抓,蛇马上就咬住了万万的手。

image.png

发现被咬以后,万万就被带回家去了。据万万的爸爸介绍说,当地有一名土医生治好过蛇毒,家人马上找来了这位医生给万万治疗。“我们按照医生教的方法,拿药酒一直给他擦,又给他敷药,可是整了一晚上,孩子的伤势越来越严重,手肿得越来越厉害。”万万的爸爸说。

image.png

第二天,家人就把万万送到了当地一所医院,在那里给万万注射了抗蛇毒血清,但是检查发现,他的肌酸激酶值还是太高了,还有严重呕吐的胃肠道症状,医生说必须要对孩子进行血浆置换,建议他们把孩子送到贵阳的医院,于是家人紧急把孩子送到上级专科治疗。

医生说:“血浆置换对蛇毒的治疗还是非常有效的,这个孩子已经进行过5次血浆置换治疗,目前状况趋于稳定,肌酸激酶值已经下降到2282U/L。”

医生还提醒大家,夏季是蛇出没比较频繁的时期,并且今年降雨多,洪水过后,蛇也出现得比较多,外出游玩或者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防范。更不要让孩子脱离大人的视线,独自在外接触蛇类。

杭州5岁男孩被蝮蛇咬伤

当时还说自己被狗咬了

无独有偶,前不久,也有一个小男孩受了伤。

“我们家住上虞农村,靠近山边,前一天傍晚,我孙子追着一条小狗到草丛里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孩子哭哭啼啼回到家,问他怎么了,他就指指右腿上的伤口,说是被狗咬了。”奶奶说。

image.png

被狗咬伤,可不是件小事。家人连忙将孩子送入附近医院,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回到家里,奶奶发现孩子的腿肿得厉害,思来想去觉得不对劲,想到那一带的草丛中常有蛇出没,再仔细查看孩子的伤口,怀疑是被毒蛇咬了。

由于当地没有治疗蛇咬伤的医院,一家人连夜带着孩子驾车来到杭州,几经周折,多方打听,进了杭州市某医院。

“我仔细看了孩子的伤口,发现他右边的小腿肿胀明显,一碰就痛,局部有青紫。” 急诊医生戚敏敏根据元元的局部症状、牙印、分布点等,判断为蝮蛇咬伤,立即将他收治入院,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和破伤风针。由于送医及时,经过静脉注射消炎、消肿、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第二天,元元伤口四周的肿胀便开始慢慢消退,解除了危机。

这段时间蛇出没频繁

专家教你机智应对

每年4~10月份,冬眠的动物都会苏醒,在这个期间活动也最为频繁。蛇往往在傍晚和凌晨时出来活动,在一年之中,夏、秋季节蛇的活动最频繁。尤其是夏天,炎热的天气使蛇变得烦躁不堪,这时攻击性最强,群众在早晨、傍晚运动时要格外小心草丛深密的地方,到野外应穿上长裤和棉质的长袜,尽量避免走入草丛深处。

蛇一般出没在哪些地方?

蛇往往出没于深山茂密的草丛,而在城市中,靠山的房屋、草丛,道路的绿化带,都是蛇经常栖息的地方。蛇类喜欢呆在比较隐蔽,潮湿的地方。

每年5月气温攀升后,蛇类频频闯入民宅和商铺惊扰市民,一般以菜花蛇(也叫黄锦蛇)较多。该蛇体大凶猛,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但属无毒蛇,市民不用过于害怕。

每年夏季,从事农活或旅游的人经常会在野外遭遇蛇类,如果发现蛇头呈现三角状,切记远离,因为这种蛇一般是有毒的。据了解,毒蛇主要有蝮蛇、竹叶青蛇、银环蛇、五步蛇和眼镜蛇等五种蛇出没,其中以蝮蛇居多。从多年救援处置的情况来看,毒蛇几乎很少在城区内出现,但野外比较常见,市民如果不慎被蛇咬伤,要及时送医治疗。

蛇闯入民宅怎么办?

①走为上策。蛇一般不会主动向人发出攻击,除非它认为受到了威胁,所以遇到蛇特别是毒蛇的时候,不要惊动它,而应避开其注意力,缓慢退到安全地带。

②不要自行驱赶,千万不要自行拿棍棒驱赶或抓捕,万一被蛇追赶,要跑曲线。

③瓮中捉蛇。在不确定蛇的毒性及危险性的情况下,人员及时撤离房屋,并把房屋的门窗关闭好,将蛇困在屋内,防止其往室外窜,迅速拨打119,等待消防小哥来抓捕和处理。


夏季居民如何防蛇?

1. 夏季天气炎热,蛇类开始出来避暑,在家中切勿为蛇搭建“避暑山庄”,在家中或周围不宜种植大量植物,夏日蛇类普遍会找阴凉植物来避暑。

2. 家中门窗在敞开时尽量用纱窗纱帘隔离。 

3. 蛇害怕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特别是化学药剂,如酒精、烟草、雄黄、硫磺等,可在门前门后、下水道边撒些。

4. 安装空调、油烟机等电器时,注意修补管道进出口的墙体漏洞,定期检查居室墙体有无破损,避免让蛇类有可趁之机。

蛇咬伤误区集锦


误区一


用嘴吸毒


用嘴吸吮毒素,首先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口腔粘膜是否完,即使口腔粘膜完整,过多的毒液进入消化道仍然可以突破消化道屏障引发急性中毒,有研究表明进入消化道超过50倍致死量的毒液可以引发中毒死亡。

现场挤压排毒 


误区二


蛇的毒牙注射入人体毒液量在1.5~2ml左右,中大型毒蛇一次性注入人体的毒液量更大;在伤口未做充分切开之前通过挤压只能挤出少许几滴含毒血液,绝大部分蛇毒被挤压至更深层次的组织引发大面积组织坏死,甚至部分毒液被挤压进入浅表静脉引发急性中毒性休克致死;故挤压不但不能如我们所愿及时排除毒液,反而会帮了毒蛇的大忙,充分发挥了蛇毒的可怕作用。”


误区三


冰敷


用冰块外敷蛇咬伤的伤口与肿胀肢体也是一个误区。大多数人甚至非蛇伤专业的医务人员觉得冰敷冷冻,会对蛇毒所致的肿胀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还延缓毒素吸收,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甚至是错误的。毒蛇咬伤至肢体肿胀疼痛机理主要是蛇毒引发微小血管通透性改变而创伤是小血管的破裂出血,故在消肿止痛方面,早期冰敷对创伤有用,对蛇伤无任何作用。

事实上是:冰敷不具备延缓蛇毒吸收的作用。另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蛇毒在零下5度到零下10度的时候其活性能保存25年之久,不因为你敷冰块就可以减缓它的毒性,恰恰相反你还保存了它的毒性!


蛇咬伤的急救



被蛇咬伤后,要按照以下五步去做。

第一步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

注意,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抓蛇。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抓拍蛇的照片,这样有利于医生分辨蛇的种类,进行针对性治疗。

第二步



让伤者保持静卧状态,避免受伤肢体活动

第三步



image.png

去除受伤肢体上所有紧身的衣物和饰品。

过紧的衣服和饰品,有可能会造成肢体的缺血坏死。

第四步



image.png

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或者是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毒液继续吸收进入人体。

如果现场有条件,可以使用碘伏或者碘酒、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

第五步



将受伤肢体有效固定

注意,尽量让受伤肢体,保持在身体的低位

至于国外推崇的弹性绷带压力固定术,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请不要使用。

专家提醒,人们在野外工作或游玩时,最好穿长袖上衣、长裤及鞋袜,必要时戴草帽、戴手套。果农在摘果的时候 应该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戴手套、戴斗笠、甚至绑扎。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这里有首打油诗,帮助我们记住这些自救步骤。

不幸被蛇咬,千万要记牢;

抓拍肇事蛇,有助于诊治;

冷静勿惊慌,制动很重要;

衣饰快松解,大量清水冲;

快往医院送,专家帮你瞧。

来源:每日医学资讯


猜你关注:

食脑虫又来了,被感染者无一生还……天热玩水,一定注意这3点
数月来,腺鼠疫反复“现身”!会成为大流行病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