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诱因为食物, 昆虫叮咬、药物诱因相对于成人较为少见。由于膳食特征具有年龄依赖性,因此食物诱因具有年龄差异性,并且因饮食习惯和制备方式不同还存在地域差异。
不同年龄段和在不同地区致敏食物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婴幼儿期在世界各地区最常见致敏食物均为牛奶、鸡蛋。此外,在北美及欧洲国家,花生、坚果、贝类、鱼也是常见食物诱因,在亚洲,如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小麦和荞麦致敏则更为常见。
有报道严重过敏反应在我国0~3岁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诱因为牛奶(62%),青少年最常见的诱因为小麦。经口食入食物途径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最常见,而非经口暴露食物变应原亦可诱发严重过敏反应,如通过吸入途径(吸入空气中的食物过敏原)、皮肤接触(食物直接接触或化妆品中含有的食物变应原组分)、肌内注射(疫苗中所含少量的鸡蛋成分)等。
除食物诱因外,昆虫叮咬、药物、疫苗也可诱发儿童严重过敏反应。
常见的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危险因素包括:食物严重过敏反应病史、哮喘、花粉症、严重湿疹或特应性皮炎、荨麻疹、小麦过敏患儿在运动状态、过敏食物为花生/坚果等、有多重致敏状态等。
特殊用药后增加严重过敏反应概率,如阿司匹林增加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概率。婴幼儿危险因素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喘息、先天性心脏病、湿疹、多重致敏状态等。
致死性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哮喘、年龄>10岁、食物过敏类型为花生/坚果、延迟使用肾上腺素。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双相反应(biphasic anaphylaxis)比率在儿童占0.4%~11.0%。即在首次症状完全缓解后1~72 h内无诱发因素触发情况下再次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
双相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重度反应、皮肤黏膜受累、药物诱发(<18岁)、未知诱因、脉压差大、1次以上的肾上腺素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后应用糖皮质激素(<18岁)、延迟应用肾上腺素。
儿童罕见迟发严重过敏反应,即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作。
来源:向莉,万伟琳,曲政海,等.中国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诊断与治疗建议[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6):410-416.DOI:10.3760/cma.j.cn101070-20210203-00157.
查看更多